第五百一十六章 風聲水起(1 / 2)

幾天沒有到市委上班,進了市委大院,王清華竟然有種陌生的感覺,大家見了王清華還是遠遠地問好。不像是見到廖天明一樣,遠遠地就躲。這也許是王清華更加年輕,更加平易近人的緣故吧。或者幹脆直截了當地說,大家對這個年輕的市委副書記,並不會產生像見到陰沉的廖天明那樣的恐懼和局促不安。

“王書記早!”

“早!”

王清華總是這樣點頭笑笑,有時實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才會隻在臉上堆一個不太自然的微笑,然後略微點點頭,算是個回應。而對於這樣的做法,在廖天明身上卻是經常性的,隻有在廖天明心情極佳的情況下,才會開啟尊口,說一個好字。

當然為官的觀念不同,做法自然就會迥異。廖天明認為為官的威儀是最重要的,這種威儀說白了就是讓下麵人怕自己。對於那些經常打交的同僚,相對比較好製約,而對於那些下麵的小職員,要讓他們也怕自己,不說自己的是非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必須把平時的工作都做的非常細致,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產生仰視的效果,才能讓他們高山影行影行景止的效果。但事實上廖天明的這套為官之道,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起碼萬重山就不怕他廖天明,甚至還有些看不起他。

王清華不會這麼認為。王清華不會把為官當成是一種程式化的東西,覺得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什麼事情不應該這麼做,都按照慣例進行。在王清華的心裏,為官隻有四個字:是、非、善、惡。為官就是要辨明是非、懲奸除惡。這一點也許跟王清華的年齡有關。王清華的比較年輕,套用廖天明的一句話來說:王清華還太年輕,不懂得“是非自有是非是,曲直自有曲直曲”這句話的真正內涵。不過也不能不說,為官之道跟一個人的本性有關。廖天明是懦弱的,甚至連他的骨頭都是軟的,是可以隨意扭曲的。而王清華不是,王清華的骨頭是不可以扭曲的,寧折不曲。

上了二樓,正好廖天明正在用鑰匙捅門。王清華正疑惑今天為什麼不是馬勇開門,而是廖天明親自開門了呢。廖天明就轉臉看見了王清華。

“廖書記早!”馮立傑已經開了辦公室的門,所以王清華的半個身子已經進去了,隻能側過身子給廖天明打了個招呼。

“清華回來了啊,怎麼也不到我那裏坐坐呢?”廖天明說著已經開了辦公室門,站在門口跟王清華說話。

王清華就有些疑惑,自己什麼時候去過廖天明那裏坐過呢。怎麼今天突然問起這話來了,隻好笑笑道:“昨天下午剛回來,就說給廖書記去彙報,還沒有來得及呢。”

進了辦公室,馮立傑就對王清華道:“您不在的這幾天,市裏又亂套了。”說話的聲音很低,好像唯恐外麵有人竊聽一樣。

“什麼亂套了,你說具體一些。”王清華坐下來也不看馮立傑,從桌子上抽出一本這幾天堆積的文件看了看,如果不是特別重要了,就在上麵批一個大大的“閱”字,然後扔在一邊完事。

馮立傑就又往門口看了一眼,接著道:“這幾天市裏都吵亂了,說萬市長可能要完蛋了。上次梅家灣的事情已經驚動了省委。省紀委書記東方晨龍帶了專案組親自下來調查。來了也不住在市裏給安排的地方,直接在梅家灣鄉租賃了一個農民的閑置房屋,就在那裏辦公室查案。”

王清華明知故問道:“這跟萬市長有什麼關係呢?梅家灣出了事,還有馮躍進頂在前麵,怎麼可能牽扯到萬市長的頭上呢。我看這是市裏的有些同誌,唯恐天下不亂。自己好渾水摸魚!”很嚴厲地說了兩句,馮立傑也不明白王清華到底是什麼意思,站在那裏也不敢往下說了。

王清華繼續道:“這種事情,你最好不要瞎打聽,更不要參加那些烏七八糟的‘非正式討論組’,隨意點評市委領導的是是非非,你明白嗎?”

馮立傑急忙點了點頭道:“請您放心,不會的,我就是跟您彙報彙報情況。”

說完了,王清華又覺得口氣不該那麼生硬,就安撫道:“你個人的事情也不要太著急了,財政局畢竟不是一般的單位,上次副局長的位置就在常委會上沒能通過。所以你也要有個心理準備。能上最好,萬一不能上,去它局也不錯。都是為人民服務,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你明白嗎?”

領導說這種話,一般都是打算替你辦事了,才這麼說的,馮立傑聽了,心裏自然一陣激動,道:“其實去哪兒都無所謂。不過我還是希望能留著王書記您的身邊。”這種表決心,拿姿態的話,雖然說出來有些肉麻,但還是要說一說的。說了就表示你以後還對領導忠心耿耿,不說就說明會過河拆橋。不管你是不是這樣想的,反正領導可能會這樣認為,就必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