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京城五把頭(1 / 2)

人類誕生之初,本沒有黑白兩道之說。

大夥都是打砸搶殺活過來的,看中了別人的什麼,上去就是一棒子。

那個時代,大家遵循的是殘酷、快意的叢林法則。

隨著智商的提高和部族的誕生,大家開始講道理,可是,不講道理、堅持隨意打砸搶的人或群落仍然存在,人類開始在道上分化,講道理的,為白道,不講道理的是黑.道。

隻不過,那時的人沒有這個概念而已。

當文明出現、國家成立尤其法律成文之後,黑、白兩道雖然會在暗地裏眉來眼去,然而明麵上卻開始涇渭分明。

漸漸養成遵紀守法習慣的人們,也逐漸排斥、歧視起了黑.道。

可是,當為生活所迫、情勢所逼時,人們又想幹他幾票黑.道的勾當。

中國曆史中大名鼎鼎的荊軻刺秦王典故,就很好的反應了人們對黑.道的複雜心態。

白道上的燕太子丹一方麵不信任甚至懼怕黑.道俠客荊軻,一方麵卻又對其寄予厚望。

換句話說就是:我心底排斥你,表麵上卻拉攏你,目的是讓你為我所用。

今天,這心態依舊如此。

黑.道未必一直都黑,白道也未必一直都白。

曆史上成王敗寇的演繹,足以直接顛倒黑白。

譬如漢高祖劉邦雖然是個小吏,可是在司馬遷筆下,他與黑.道痞子沒有什麼分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根本就是混黑.道的。一朝黃袍加身,他們便成了天下白道的頭兒。

優勝劣汰的競爭機製也在促使黑與白在潛移默化中轉變,從古到今,有無數的人、無數的團體,被時代漂白。

黑白交織是人類前進腳步描繪的圖案。

這一點,我們無法否認,也不用否認。

把頭,把持一方的行幫頭目,這個老稱呼說白不白,說黑不黑,表明了這五人在京城黑白兩道的地位。

能令曹勳衛如此敬畏,五把頭的威勢可想而知。

曹勳衛被人領到燈光較暗的角落處,熱情地向那裏坐著的幾個人打招呼:“五位大佬,有日子沒見了,原來你們也在這裏,怎麼不跟我說一聲,小弟好來伺候啊。”

內中一人說道:“勳衛,客氣什麼?來坐!又跟人打架了?”

曹勳衛道:“他媽的,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小子,被我收拾了。”

一女的說道:“你收拾人家?瞧這臉腫的?被人家收拾了吧?”

曹勳衛道:“飛姐,您看錯了,這是溜冰摔的。”

那女的道:“跟你打架那人呢?”

“在後麵,一聽說五位大佬在這裏,丫挺的嚇壞了。”

沒說幾句話,申井坪和林芝婷他們走近了。

借著昏暗的燈光,申井坪看出了朝外坐著的那三位把頭的麵容。

他驚呆了。

那三人似乎也認出了申井坪,都緩緩站了起來,背朝外坐著的兩位把頭看他們三個如此,也都站起來朝這邊看。

曹勳衛也驚呆了。

五人異口同聲道:“小申?是你?”

申井坪這時才滿臉歡喜道:“苗哥、盧哥、寇哥、張哥、飛姐!竟然是你們!”他語速極快,把五個人都喊了個遍。

你就是把申井坪打死,他事先也絕對想不到這五把頭竟然是苗妙、盧令為、寇冠、張理查、鳳琴飛他們。

超人混黑.道,這不是拿人的三觀開玩笑麼?

他本來想喊鳳琴飛鳳姐的,可他心念電轉,覺得這稱呼不合適,及時改口喊了她飛姐。

他們吃驚過了,周圍的人還在驚呆。

曹勳衛的下巴幾乎掉在了地上,媽的,看樣子這個服務員與五把頭的交情非同一般,五把頭待他比待自己親密十倍,這特麼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