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賦稅加重(1 / 2)

看著楊老爺子半天不說話,林氏跟李氏的心裏都很著急,可是剛才她們已經惹得楊老爺子很不高興了,這會兒隻能是安靜的等著。

良久楊老爺子才開口,他對著楊昌富說:“老三,從小你就在學堂裏麵,地裏的活隻有秋收的時候幫忙,而且幹的都是輕活,家裏沒有錢,再苦再窮我跟你娘從來沒有委屈過你,你自己摸著良心想想你娘生病到去世的那段時間,你是怎麼做的,你對得起你娘對你的心嗎?”

楊老爺子的話讓楊昌富得臉上出現了一抹不自在,他抹了把臉說:“爹,娘的事情我也很難受,可是娘的病實在是沒有辦法呀!柳神醫都沒有辦法,我能怎麼做?”

楊老爺子搖搖頭,老三還是沒有聽懂他的意思,而老三對於老婆子去世自己沒有進孝是一點悔悟都沒有,“行了,不說那麼多了,就說說家裏現在的事情吧,你們回來要分家,可以,可是村子裏哪有跟大哥平分的,我是跟著老大一家過的,你現在跟你大哥平分,那你的意思是不用給我養老了是嗎?老三,家裏的東西有多少你心裏有數,而你們在縣城到底怎麼樣,你心裏也有數,至於這個家怎麼分,關鍵就看我還有你的良心了。”

楊老爺子的這番話不可謂不刺骨,他時時刻刻用話點著楊昌富,就是不希望楊昌富跟楊昌貴的兄弟情斷了,老三跟老二家已經是徹底的翻臉了,再跟老大家也翻臉,那以後可怎麼辦,別看老三現在當官很風光,可是官場上的事情誰說的準。

楊老爺子看著堂屋裏沒有人說話,他語重心長的說:“老三,家裏的地你可以跟你大哥平分,但是這房子除了你們那間屋子剩下的不能給你們,糧食你們也可以拿點。”

楊老爺子的話就相當於是給兩家分好了家,地跟糧食有三房的份,房子沒有三房的,這樣分倒也合理。

林氏還想要再說什麼,可是看著楊老爺子的臉色她也不敢開口了,過了一會兒,楊昌富說:”行,就按爹說的辦吧!”

到了最後楊家老屋的地是平分給了大房和三房,房子是除了楊昌富他們的屋子剩下的都是大房的。

說到糧食的問題兩家又吵開了,原因就是李氏說堂屋裏發芽的那堆糧食是三房的,因為秋收的時候三房根本柳沒有去地裏,而楊昌貴一人收完了所有的地。

可是三房不同意,那堆糧食很明顯已經沒有用了,隻能是扔掉或者給豬吃,他們要來也沒有用。

兩家為了糧食又開始吵了起來,後來還是楊老爺子做主,好的糧食一家一半,發芽的也是一家一半,就這樣大房跟三房在吵吵鬧鬧中也終於是分家了。

分家之後楊昌富兩口子沒有走,而是在到處打聽賣第賣房子,本來楊老爺子是不允許他們賣地的,可是已經分家了,三房兩口子也不聽楊老爺子的話了,最後沒辦法還是楊昌貴借了楊昌發的錢將三房的地給買回來了。

至於房子當然是賣不出去的,畢竟三房就隻有一間屋子,這誰家會隻買一間屋子呀!

肖月知道三房賣地的事情就知道自己當初的猜想沒有錯,楊昌富兩口子就是有什麼事,他們回來第一時間是盯上自己家了,不然也不會想著過繼自家可可,後來沒有辦法又開始盯上了老屋那邊。

其實肖月的猜想是對的,楊昌富之所以這麼急著用錢就是想升官,縣太爺被調到別的地方了,現在縣裏的一把手可是楊昌富,隻要沒有外來的人,這縣太爺的職位就會是他的,因此他想著給知府大人送點禮,聽說知府大人喜愛字畫,他已經打聽好了一副名家書法,可是銀子湊來湊去就差了50兩,這不才想著回來的。

現在他們將地賣掉錢也已經夠了,就想著趕緊回去將那副書法買下給知府送去,因此錢一到手夫妻兩就趕緊回去縣城了。

大雨造成了今年的莊稼欠收,可是誰知道稅居然沒有降相反得還漲了一成,村子裏的人全都愁眉苦臉的,現在朝廷這樣一弄,他們的糧食肯定是不夠吃了,想到大家都會餓肚子,所有人都是心情不好。

本來今年還想著朝廷會減免稅收,可是居然加重了稅收,百姓們對此全都是怨聲載道,楊昌發跟肖月反正是不交糧食了,他們打算出錢,這錢他們家還是出得起的,可是要是沒有糧食了,到時候錢都不好使了。

楊昌貴那邊楊昌發給借了點錢,讓他也別交糧食了,本來今年他們家收回來的糧食就少,再交就不夠吃了,雖然之前楊昌貴藏在地窖裏的糧食還沒有動,可是楊昌發也讓他交錢,那糧食可是要以防萬一的,現在還不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