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後宮女人的話,真不知道哪句能作得數。
數著日子,應該是康靖王回朝了。
三日後,康靖王梁文宣從西南邊疆回朝。
因康靖王平叛西南邊境有功,皇兄特在宮內大擺筵席,慶祝三天。
第一次見到康靖王,是在第二天的宮內合歡晚宴上。
幾日沒見梁文敬,心裏還是不情願去,那隻是旁人之事而已。
隨公公滿頭大汗奔進棠梨宮,滿臉陪笑懇求道,“皇上特意囑咐奴才,長公主若是不去,奴才也就不用回去了……”
是夜,宮內燈火明亮,宮女太監穿梭往來。
我到底是遵從了梁文敬的話,精心裝扮一番,隨侍女來到長清宮。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長清宮。九曲回廊,極是寬闊,裏麵早已坐滿了妃嬪。
粗略一看,妃嬪幾十人,大約是所有的妃嬪都來了。
往上,正中寶座上正是幾日未見的梁文敬,滿麵春風,正看著左首的皇後,似乎在說著什麼。
左首處是一身正紅色宮裝的皇後郭瑩秋,此時正側臉朝向梁文敬,粉麵含春,一臉笑容。
再往下便是蘭貴妃了,其他的就根本不認識了。
所有的嬪妃皆盛裝在身,抬首舉止處便是光華瑩瑩,釵環碰撞處,發出悅耳的聲響。目光皆聚向寶座之人,無不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右首處最上座那眉目俊朗的男子大約就是二皇兄梁文宣了。此時正端坐在那裏,微笑聽著梁文敬的話語。
他的下首空一位置之後則是梁文簡及王妃,依次是幾個年少的王爺。
還未細細打量多年未見的康靖王。
寶座中人已看見我進來,遂目光溫和,柔聲道,“長公主來了?”
隨著他的話音,原先喧鬧的大殿瞬時安靜下來,幾乎是同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站在大殿門口的我。
猶如瞬間被剝光衣服般,我渾身不自在。
無暇理會那些複雜的目光,我邁開步子走向寶座中的人,及至跟前,緩緩俯身一拜,“皇兄!”
梁文敬起身走下寶座,來到近前,語氣和緩,“朕為長公主引見一下——”
右首邊的俊朗男子亦起身,看向我。
初看到我的目光明顯怔了一下。
“這位便是平定西南邊境回朝的康靖王,朕的皇弟,亦是你的皇兄,梁文宣。”他又轉向我,“這位則是先皇義女,如今的長公主沈卿卿。”
我緩緩一拜,“皇兄在上,請受卿卿一拜。”
康靖王慌忙虛扶一把,“皇妹快快請起。”
起身的功夫,我看清了梁文宣的麵容。
眼前的梁文宣著錦袍之下是淡青色的長衫,瓔珞玉帶,劍眉星目,麵容清瘦,已然不是十幾年前那靦腆的翩翩少年,眉眼亦早已看不出當年的羞澀,大約是在西南邊境的緣故,膚色不如梁文敬的白皙,泛著淡淡的古銅色。舉手投足間,頗有大將之風。
若不是早已知曉,誰能知道眼前的翩翩公子就是善於用兵,以兵法見長的康靖王,倒更像一讀書文雅之人。
隻是,除了最年幼的當年倪貴妃的兒子梁文素未有王妃,這康靖王比我還大五歲,即將而立之年,卻孤身一人赴宴。如此看來,蘭貴妃所言不假。
皇兄重回寶座,高興道,“此番康靖王回宮待上個把月,兄妹之情過後再敘。今日朕設下家宴,就是要為康靖王慶功。來者皆是家人,都不必拘禮。來,朕,先敬皇弟康靖王。”
“謝皇上——”康靖王雙手端杯,恭敬起身,等梁文敬飲畢才一飲而盡。
我在康靖王的下首坐定,恰好與坐在左首第二位的蘭貴妃對桌。兩桌之間不過兩丈許,自然看得清楚。
借著喝酒的瞬間,我還是看到了今日的蘭貴妃與往日的不同之處。
昔日的蘭貴妃,如淡淡新荷,裝飾簡單,隻用珠釵挽住長發,今日卻是一襲水紅的抹胸長裙,外罩薄如蟬翼的蠶絲珍珠披紗,雲髻高聳,正中一朵與長裙顏色一樣的紅牡丹,臉龐亦是精心描繪過,如此一裝扮,貴妃的姿容乍現。
果然是應了那句老話,“女為悅己者容”。
她飲畢杯中酒,大約覺察到我在打量她,遂向我看來,美眸瑩瑩,含著一絲笑意。
我亦微微點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席間,以皇後為首的妃嬪們覷著梁文敬的臉色,紛紛向梁文宣敬酒。梁文宣亦是含笑,來者不拒,一一飲下。
這倒讓眾嬪妃們驚訝其酒量之餘,更對眼前這位皇上的手足刮目相看,溢美之詞不勝枚舉。
梁文敬更是開懷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