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梁文敬隻是沉思了一下,便嚴令周太醫保守秘密。

周太醫僥幸撿了一條命,大汗淋漓之下,幾要虛脫。

“周太醫說的是指血不十分相溶是什麼意思?”

“微臣仔細觀察過,那指血隻交融一點,卻並沒有完全溶入彼此。”

“哦……”

我如此這般囑咐周太醫一番,又將蘭貴妃的藥包遞上。

最後滿含得體的笑容,意味深長道,“宮內一向子嗣艱難,如今蘭貴妃喜得貴子。周太醫一向心思縝密,萬不可在此事上讓皇上失望。周太醫辦好此事,本宮便讓周太醫安然回老家……”

周太醫連連點頭,接過藥包躬身退去。

看著周太醫離去,我的笑容這才漸漸凝在臉上。

依周太醫的話說來,那指血隻是交融了一點點,並未全部交融,亦難怪梁文敬並未龍顏大怒,原來隻是存了點點疑惑,怕私底下還是心存希望,這個孩子是他自己的骨肉。

驀然想起那日梁文敬在棠梨宮對我沉聲道,“指血不相溶”,不禁一陣涼意油然而生,梁文敬,難不成是在試探我什麼?

隻是,梁文敬自孩子生下來看過去的第一眼,就已存了淡淡的疑惑,亦或是在之前已有了疑惑,而看上去的第一眼印證了他的疑惑,這確實讓人匪夷所思。

不過,到底是有驚無險,如今蘭貴妃的孩子已是大梁名正言順的“仲王”殿下。

思緒回轉過來,忽然間,很覺疲憊。

如今蘭貴妃香消玉殞,可是又何嚐不相似於二十年前先帝寵妃沈貴妃亦是我的母親當日那不堪之事?

當日自己的事情一朝被太後揭開,整個後宮震動,母親被貶至冷宮了卻殘生,連累沈太傅一家幾十口人慘遭流放;右相派風頭大減,左相一黨橫極一時,隨後外有強敵入侵,內有太子之爭……致使朝堂變動,整個宮廷險些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這個孩子的出生,並不是蘭貴妃與心上人康靖王愛情的結晶,而是是一場單相思後的瘋狂計謀,更意味著後宮寵妃對皇上明目張膽的背叛,而這,大約是世間任何一個男人都不能容忍的。

比如當年的父皇,並沒有因為對母妃的寵愛而留她在身邊,一句“賤人,竟做出這等苟且之事”讓多年的鶼鰈情深化為虛無,讓母親之前的某大恩寵盡歸前塵往事;或許父皇內心深處還是愛著母親的,亦可能相信母親是冤枉的,否則怎麼終究沒有狠心以一道簡單的白綾或者是一杯藥酒賜死母親,隻是讓母親搬入地獄般的冷宮呢?在別人眼裏對沈貴妃莫大的恩寵,個中苦難唯有自己與母親知曉……

我不知道若沒有之前蘭貴妃的藥徹底打消梁文敬的顧慮,梁文敬知道自己的寵妃生下的竟是自己手足的孩子後會是什麼樣,我從來不敢妄自去揣測,即使一有這樣的想法,我便狠狠打住,這樣的錯誤絕對不能出!

對於這個可憐的孩子,說個不好聽的,就是“孽種”。我冷冷笑了,自己身世不明,當日莫不也是皇宮內眾嬪妃甚至下人口中津津樂道的“孽種”,可是那又如何,是不是“孽種”又如何,重要的是要先生存下去。

鬼使神差般,自己竟聽從了內心的召喚,保下了這個可憐的孩子。

姑且不論梁文敬是不是郭濟與當朝太後的私生子,亦不論蘭貴妃誕下的孩子是不是她所謂的大梁的嫡係血脈,單是一旦二十年前的悲劇重演,又將是一場手足相殘宮廷殺戮,康靖王即便是無意,抑或是根本不知道這樣的事情,那也逃脫不了即便是跳進黃河也說不清的親王與宮內妃嬪通奸大罪……

好在唯一的知情人周太醫因家中老母年邁已告老還鄉,加上梁文敬滴血驗親本是極秘密的事,並沒有別人知道。

當然,除了皇後郭瑩秋。

皇後並沒有放過康靖王回宮時在禦花園內與蘭貴妃共處一室之事,不光大張旗鼓地請來了眾多嬪妃見證,更是請來了梁文敬。隻可惜,郭瑩秋太想借此扳倒在宮中對立已久的敵人,急於捉奸之際完全未顧及此事對大梁皇帝顏麵的損害,因此不僅捉奸未遂,反倒碰了一鼻子灰。

現在想來,雖然當時自己的一番說辭僥幸遮掩過去,但這未必能消除皇後的疑心。想必這次梁文敬一見到蘭貴妃誕下的龍胎先仔細看了一下,與皇後背後 的用心點撥不會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