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道:“咱們國人用香燭水酒,他們祭祀,難道用外來人的頭顱?”
周玄業搖了搖頭,道:“恐怕不是,那根石柱,就是用來祭祀的,而且這周圍的頭顱,都是按照安葬的規格擺放的,所以不是俘虜的頭顱,他們應該還有別的祭祀手法。”說完便繼續往上走。
接著,每轉過一層,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相同的空間,但在轉到第三層時卻突然起了變化。隻見圓形石室的正中央,不再是一根祭祀石柱,而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
那玩意兒很大,石製,像一個和尚用的木魚,矗立在正中央的位置,仔細一看,那木魚中間還有縫隙,顯然是可以打開或者移動的。
“那是什麼東西?”我剛說一句,譚刃已經跳下了石階,直接走到了石室中央去觀察,這丫作為一具屍王,好奇心怎麼比我好重,確切的說,大概是探究欲。有些人一好奇,就會去琢磨,去探究,而有些人,好奇也就好奇了,永遠不會行動。據說前者,往往是成功人士的標準。
嗯,說實話,我還真看不出來譚龜毛有哪點兒成功的,真是愧對了他的探索欲。
緊接著,我和周玄業也走了過去。走進一看,卻發現這石木魚表麵有很多的花紋,這些花紋常年被海水衝刷打磨,其實已經很淡了,但造型規整而嚴謹,非常抽象,像是由無數的幾何圖形構成,所以當它們連成一片,密密麻麻的布滿這個石木魚時,還是相當醒目的。
我道:“這些島民,造這麼個石木魚放在這兒,難不成他們還信佛,所以沒事兒的時候在這兒敲木魚?”
譚刃沒搭理我,轉身去看圓形石窟的周圍,那周圍和之前兩間石室不一樣,這裏的牆上,刻了一些石畫,那種沒有層次的古老雕刻風格,和下麵的祭祀石柱幾乎一模一樣。
這一瞬間,我就覺得這石木魚上的花紋,風格差異未免太大了,它給我的感覺更後現代一些,仿佛是出自兩種不同的文明之手,彰顯著一種中西方一樣的對比。
很快,我這個想法就被證實了。周圍的石壁上的石畫,雖然簡譜,看起來有些吃力,但卻非常形象的描繪了這個石木魚的來曆。
石畫中描繪了海浪、閃電、暴雨,以及躲在房子裏避雨的島民。畫中的島民,身形普遍瘦長,寬肩,大手大腳,看不出一個胖的,估計和他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
不僅如此,這石畫上,還有一張原始的地圖,也就是海蛇國曾經完整的島嶼圖。這張圖給我的感覺相當震撼,整個海蛇國,實際上是由將近十二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串聯而成的。島嶼之間相隔的距離並不遠,大部分海民直接遊泳就能遊過去,由於大部分海民不穿衣物,隻兜住下體,所以遊泳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家常便飯。
身份高一些的島民,身上則穿著或布匹、或絲綢一類的衣物,看起來應該是海上貿易的產物。
除此之外,島嶼間的物資往來,則是用船隻,像一個海上威尼斯一樣。
整個島嶼麵積非常大,整體造型如同一隻展翅的大鳥,而幽靈島,則位於大鳥鳥翅的部位,一個酷似五角星的島嶼,相當醒目。
緊接著,暴風雨過後,石畫中出現了一艘非常大的船。海蛇國的島民,在藝術方麵的成就實在不怎麼樣,所以那艘船,隻有一個大船的輪廓,具體的細節卻沒有凸顯出來,但船頭船尾沒有鉤角,看樣子,大約是東方船隻,很可能就是當時中國的商船。
島民對於外來人是非常抗拒的,但對於中國商船非常歡迎,大概是因為有長期的貿易關係。
這支中國商船上的人,拉聳著眼睛,嘴角下垂,顯得非常疲憊,像是經曆過什麼事情一樣。
緊接著,他們將一個石木魚從船上抬了下來,交給了島民,然後就開船走了。
這個石木魚一直被放在島民的聚集地,輕易不讓人靠近。看上去,像是什麼珍貴的禮物,又像是那艘商船上的人,寄放在島民手裏的,所以加以保護了起來。
後麵幾幅畫的內容,則有些讓人深思,因為那艘疑似中國的商船回來了,但商船上,卻一個人都沒有。這艘商船,就這麼擱淺在岸上。
在商船上的人失蹤後,島民開始研究這個石木魚,他們當然也發現這個是可以打開的,隻是之前大約是替人保管,所以沒有打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