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毛骨悚然(1 / 2)

事實上張石頭和陸九的確沒讓米琰失望,蒙古軍敗的如喪家之犬。米琰對衛所軍和三衛軍在戰鬥力上的差距並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判斷,他不知道到了大明崇禎年間已經爛到了骨子裏麵,妄圖以衛所軍擋住蒙古軍潰逃的唯一路線。但他也是幸運的,因為有了之前賞銀的許諾,軍卒們仍舊保持了克製,沒有在瞬間崩潰散掉。

那麼在這種時候,主將對士氣的激勵往往就起到了舉足輕重個的作用,有過新平堡大戰的經曆之後,米琰對戰爭的殘酷有了一個比較情形的認識,當他看到蒙古如喪家之犬席卷奔湧而來時,他腦中更多的是焦慮,書中曾言窮寇莫追,圍城時亦有圍三缺一之說,所為的就是不把人逼到絕地,人在絕地必然會生出決死之心,正所謂狗急跳牆。

米琰和這五千衛所兵所麵臨的就是這種局麵,隻是戰場的形式已經容不得他再有半分猶豫,蒙古軍潰逃的速度很快,其中有步兵也與騎兵,他們也顯然發現了在邊牆缺口處集結了大批的明軍。但是到了此時此刻,已經沒了選擇,前進要打,後退也要打,索性拚個你死我活。

米琰的右手緊緊我住了腰間的雁翎刀,這是臨時找來的一柄刀,他已經做好了與之決一死戰的準備。他不知道,麵前亡命狂奔的蒙古軍身後,三衛軍擲彈兵營和陸九的騎兵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擲彈兵營一戰之下,戰兵損失過半,剩下的也幾乎人人帶傷,這是自擲彈兵營成軍以來最慘烈,也是獨立作戰贏得最艱險的一場戰鬥。陸九的騎兵營比起張石頭也沒好到哪裏去,在配合擲彈兵營衝擊蒙古軍側翼時竟然遭到了頑強的反擊,甚至一度處於下風,被蒙古騎兵壓著打的時分慘烈。

戰局一度岌岌可危,直到擲彈兵營憑借火力優勢取得了絕對的優勢以後,勝利的天平才又一次倒向了三衛軍。等到蒙古大軍崩潰之時,他們亦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將潰兵阻擊消滅,當仍舊鍥而不舍的尾隨追擊。

在這種情形下,眼見著前方是邊牆,蒙古人一旦出了缺口,將是放虎歸山,而大將軍交代下來的任務也就無法完成而付之東流了。

“明軍,快看,前方有明軍!”

部下的驚呼使得張石頭循聲望去,果然一支衛所軍列陣集結在了蒙古軍唯一的退路之上。但看清了對方的旗幟之後,剛剛升騰起來的希望又跌落了下去,那分明是一支衛所軍,而衛所軍戰力之低下在大明朝全軍上下是有共識的。麵對困獸之鬥的蒙古軍,他們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隻可惜他麾下的擲彈兵營和輔兵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追擊狼奔豸突的蒙古人已經有些力不從心。難道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直逃出邊牆去嗎?陸九的騎兵營與張石頭也是一般無二,想要攔住他們又談何容易?

張石頭清楚,蒙古軍的潰敗並不是他們戰鬥力不如三衛軍,而實在是因為他們東拚起湊起來,各懷鬼胎,妄圖保存各自的實力,這才是導致他們擁有勇士兵力下潰敗的原因。反觀三衛軍則是上下齊心,奮力擊敵,此消彼長之下,高下自然立即判明。

讓張石頭不可思議的一幕很快就發生了,衛所軍居然硬抗住了蒙古潰兵的衝擊而沒有崩潰,這簡直不符合常理。如果衛所軍能有這種戰鬥意誌,又何至於被大明朝各路軍兵所鄙視到如斯地步?

這些衛所兵就硬生生頂住了,牢牢的控製著邊牆的缺口,不前進一步,也不後退一步。

張石頭大喜,如此一來蒙古軍將陷入兩麵夾擊的被動局麵,此戰的轉機來了,戰機稍縱即逝。

“炮兵,炮兵,準備開炮!”

戰兵輔兵分四路縱隊斜行前進,攻擊蒙古軍左右兩翼,他要將蒙古人的後路敞開,讓他們隻能往南逃,而不能往北去。

被裹挾在大軍中的烏珠穆沁部台吉多爾濟心驚肉跳,他此時甚至在懷疑是範永鬥串通了明軍於宣府境內設伏於他。否則一切如何能這般巧合?前有火槍兵追擊,後有伏兵堵截,這是要將他逼到絕地嗎?還有範永鬥背後的滿清,這些人難保也都包藏著禍心,想借明軍之手削弱蒙古的實力。

後悔已經晚了,多爾濟確信他們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再容不得半點保存實力的行為,立即下令所有烏珠穆沁部的勇士奮力衝殺。不過這並沒有得到其他部落的響應,反而以土默特部為首的巴圖等人竟率先脫離了大隊,放下無武器向明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