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在太原根深蒂固,又有晉王大樹乘涼,張尚書非敗不可。”
茶肆裏亂哄哄一片,有嗓門大的便就城中傳聞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人對這種看法卻不以為然。
“未必,張尚書畢竟在朝為官多年,又當過內閣大學士,盧家再勢大也脫不出去還是個商人,如今在咱大明商人還能騎在堂堂大學士頭上拉屎不成?”
先前的大嗓門嘿嘿一笑,“若是換在以往,兄台之說某亦讚同,但如今形式卻未必!”
茶肆裏你一言我一語,亂嗡嗡一片,李信聽的莫名其妙,什麼盧家,什麼張尚書,敗了勝了的,究竟發生了何事,看情形似乎也在城中算是轟動一時了,如何自己卻隻言片語都沒聽到過?存著這個疑問,李信將目光轉向了田複珍。田複珍立刻就讀出了李信眼神中的不解與不滿之色,剛想解釋一番,卻聽又有人陡然提高了聲調。
“這還不明白嗎?頭幾日司府之爭裏誰得了上風?”
“那還用說,咱這太原城中與總兵府做對還能討了好去?那又與此事何幹?”
“何幹?兄台怕是忘了司府之爭所為何事!”
這句話一出口,茶肆裏竟然有一瞬間沉默了下來,緊接著便又是片亂嗡嗡。
“難道,難道是那署名南雷的‘工商皆本’之言?”
茶肆中立即噓聲一片。的確,總兵此舉無疑是在為城中商人張目,眾人也驟然記了起來,重商之風氣就是在那位前將軍的大力扶持下而掀起來的。如今張尚書與商人較力,豈非就是與總兵較力?
立即便有人失聲道:“難,難道盧家的背後,竟,竟是山西總兵?”
茶肆眾人口中張尚書與盧家因何而起了爭執,李信不清楚,但也聽明白了他們話裏話外的意思,似乎城中很多人都在認為是自己給那個盧家撐腰。
這時田複珍才低聲解釋道:“百姓口中的張尚書便是條例委員會的張閣老,兩家因為城東的一處宅子起了爭執,張閣老曾為此告到陽曲縣令那裏。”
陽曲縣治便在太原城,民事糾紛找縣官父母正是合適不過。
李信哦了一聲,原來是財產糾紛,這種事還是讓他們自己解決的好,總兵府肯定不適合插手,而且張方嚴為人方正又有原則,想來他是不會仗勢欺人的。
若是這等事,田複珍不來說與自己聽也算合乎情理。隻聽田複珍突然沒來由的說話了一句,“田某隻覺得奇怪,大將軍所頒行的新稅條例,雖然對絕大多數商販有利,卻是傷了巨賈大商自身,因何民間卻在傳,大將軍是幾家大商背後的靠山?”
太原城中盧王周三家大商巨賈,李信此前也了解了一些他們的信息,這些人均以販鹽起家,避難返城之後似乎又極為低調,也都是工商衙門裏的重點關照扶持對象。
“田某還是不明白,既然大將軍鼓勵工商,對於這些背景身家都極為雄厚的大商巨賈理應拉攏才是,可為何還以新條例對其加以限製?”
茶肆裏議論張家與盧家的矛盾已經不能吸引李信的注意力了,他頗有耐心的給田複珍做著解釋,“野馬想要為人所用還要給它上馬轡頭,這些大商巨賈們都野慣了,若是不以韁繩馭之,恐怕將會與本帥發展工商的計劃上,成為一大阻力!”
盧王周三家雖然是以販鹽起家,但如今所涉獵的卻是各種吃穿用的南北貨物,若是都由這幾家壟斷,中小商販在山西在太原府也就失去了存貨的土壤,而自己扶持工商的策略,最終就會成為服務大商巨賈往往自己兜裏撈錢的幫凶。
田複珍似懂非懂,他於工商一塊知之甚少,比較之下,當是與權術相類似,既用且防,如此才能遊刃有餘的駕馭他們。其實,田複珍還是沒有理解李信的用意,李信的用意與其強調的扶住工商一直是高度一致的,隻是他習慣性的便想到了權術用人上頭。
兩個人悶頭喝茶,外邊卻有人找了進來。
“可算找到大將軍了!”
田複珍麵對大門口,一眼便瞧見了是暫居與總兵府中郡主的從人,手中還捧著一疊報紙。每日裏都是此人將郡主做好的各式吃食,送去兵營,他也沒少一飽口福,對此人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如何,今日郡主又送來什麼吃食?”
那人赧然一笑,道:“讓府尊失望了,今日吃食沒有,報紙卻是有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