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炮擊清營(1 / 2)

雙方擬定好了各自拔營後退五裏的計劃,一場本來充滿了危機的雙方主將會麵竟然就此安然結束,拜音圖回去之後立即招來幾位貝勒將軍,大夥都認為緩兵之計是成功的,但是拔營後撤這事卻未必需要兌現。

拜音圖本意是想履行這個協議的,畢竟李信非同一般人,並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與南蠻李信的協議是今日掌燈之前必須拔營後撤完畢,如果咱們違約豈不是失信於先?”

“固山額真此言差矣,殊不聞漢人有言‘兵不厭詐’,明軍願意拔營便去拔好了,咱們隻需暗中監視,一旦他們有所動作必然警惕防禦不足,我大軍趁機出兵襲擾,萬一能一戰竟全功呢?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沒能將其徹底擊潰,沾些便宜,讓他們知道咱們不是可以隨意輕視拿捏的也好!”

阿巴泰慢條斯理的對拜音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而且還繼續補充道:“固山額真不覺得李信的明軍與其他明軍有些不同嗎?各路明軍都畏懼我大清軍如虎狼,可這些人呢?倒似與你我戲耍一般,此次便是要給他們一個教訓。”

這種趁機偷襲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數在場親貴將領們的認同。

“兵者詭道,戰場上講仁義道德不是成了漢人的宋襄公嗎?”

阿巴泰在得到了眾人的支持後,進一步規勸拜音圖,拜音圖本就對拔營撤軍心有疑慮,怕明軍李信亦是以此來偷襲他們,便點道:“如此便先觀察一日,先看看明軍是否如約後撤!”

定下計策,拜音圖令阿巴泰與鄂爾泰兩人各領一軍準備於大營之內,隨時可發動攻擊。雙方營地由於對峙倉促,相距不過五裏的確十分之近,發全力奔跑之下片刻功夫便可抵達對方營地。

整整一個下午,明軍與蒙古各部在營地中都有調動,但是卻沒有拔營起寨的分毫跡象,直到掌燈時分天色黑透,阿巴泰向拜音圖回報時,都心有餘悸的提起,虧得沒有倉促拔營,否則明軍必然趁勢襲擊。

對此,拜音圖也認為阿巴泰所言有理,看來拔營後撤五裏的事得推後再說了。

“不能僅僅如此,多羅貝勒精通漢文,你寫一封信明日派人送到李信那裏去,責問他們為何沒有履約拔營!”

阿巴泰擊掌讚道:“固山額真好手段,先發製人讓明軍理虧在先,一切便可由被動為主動!”

拜音圖擺手苦笑,隨即又歎了一口氣。

“還不是眾將們都在打高陽時,被李信嚇的膽子都小了,否則何必拖延如此!”

阿巴泰對此大不以為然,“漢人說上兵伐謀,雖然咱們這不是什麼合縱連橫的大手筆,但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多等上一些時日,消磨一些耐心也是值得的!”

拜音圖點點頭,算是認同了阿巴泰的說法。

“隻希望大汗所圖謀劃進行順利,咱們雖然都是其中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但也要像蜀漢諸葛武侯一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滿清權貴之間雖然極度鄙視明朝兵民,但在皇太極的帶動下,很多人還是以通曉漢人文化作為緊隨皇帝腳步的象征,因此每每議事,這些權貴不管合適與否都要拽上幾句,連拜音圖阿巴泰這等在滿清後進才俊中一等一的人物也不能免俗。

聞聽此言,阿巴泰麵色鄭重的也跟著重複了一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隨著時間點滴過去,兩個人一直商議了兩個多時辰,才算作罷。阿巴泰起身舒展了一下因為久坐有些發麻的雙腿,突然便覺耳際響起震天的爆炸之聲,然後整個大地都跟著震顫了起來。

“什麼情況?”

拜音圖聽到爆炸聲之後,當即便意識到是火器爆炸的聲音,當年李信大鬧多爾袞大營,將營中火器火藥悉數引爆,對清軍造成了極大的震撼。就連拜音圖這等人物都留下了心理陰影,聽到爆炸聲以後,他下意識的以為是自家營中火藥爆炸,趕忙傳喚軍卒去查探營中情況。

雖然這次出兵的主力是漠北蒙古的幾家大軍,但拜音圖還是領了一支幾千人規模的八旗軍,軍中也裝備了火炮,是以也帶了不少的火藥,這些東西都是易燃易爆之物,一個不小心就有重蹈覆轍的危險。

炸響之聲隆隆,哭爹喊娘之聲此起彼伏,顯然是有人受傷不輕。拜音圖和阿巴泰躲在蒙古包中如坐針氈,很快他們便弄清楚了基本情況,營中的火藥沒事,安然無恙,是明軍在朝他們開炮!

拜音圖大罵李信背信棄義,與此同時又大讚阿巴泰,稱他果然料敵先機,若果遵守協議,這些不守信義的南蠻恐怕真就趁機偷襲了!於是召集了一眾將領紛紛躲到了明軍大炮的射程之外。同時,又令各部嚴守各自防線,謹防明軍趁夜襲營。炮擊進行了將近一個時辰才停止,預想中的明軍沒有出現,但是一顆懸著的心卻放不下來了,所有人都提心吊膽的等著明軍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