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馬守應一刻鍾之前還趾高氣昂,此刻卻與自己一般的倉惶如喪家之犬,賀一龍竟然露出了幸災樂禍的笑容,可是隨即又憂懼忡忡,畢竟身處亂軍之中,保不齊亂刀冷箭過來,一條命就得交代了,眼下最佳的選擇就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可是賀一龍眼珠一轉,忽然又有了主意。他馬上又想到了以後,今日一戰算是徹底與馬守應決裂,如今隻能暫且棲身招安自家的那總督老賊羽翼之下,可是劉希堯的首級又在亂軍之中弄丟了,若是不拿出點幹貨來,隻怕那看似笑容可掬的張總督也繞不得自己。種種念頭積聚之下,賀一龍做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他帶著百十個親兵趁亂一路尾隨馬守應,打算逮著機會便一擁而上,將那老雜碎活捉了,當作自己的晉身之資。
可惜的是賀一龍並不知道張方嚴與何騰蛟早就計議好的策略,直以為自己腳踏兩條船玩的四平八穩,實則是一腳踏空之後,另一隻腳也即將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也是歪打正著,馬守應帶著百十親兵一路披荊斬棘,在潰兵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奪路而去。賀一龍正好跟在後邊撿了現成的,亦尾隨而去。否則,他還真就擔心,若與官軍遭遇了,該如何應對,畢竟自己已經切切實實的招安,總不能再與官軍開戰吧?但他又怕官軍們如自己那部下一般,剛一見麵不由分說揮刀便砍!
其實他的這種擔憂實在有些多餘,此刻的李信哪裏有功夫顧得上賀一龍,此戰之前由於人馬甚少,在牛金鬆的建議之下,驅使賀一龍部流賊大軍在北營之南做佯攻,而兩千三衛軍精銳則繞到北營之北,對其展開突襲。一戰得手之下,北營之南的賀一龍部再盡力一擊即可,無論能否攻進北營,權作三衛軍的側應,隻要起到了虛張聲勢的作用便算完成任務。
李信原本也沒對這些剛剛接手的賊兵抱有多大希望,卻不料這些烏合之眾竟然超額完成了任務,不但圓滿的達成了虛張聲勢的效果,還一戰攻進了北營,使得北營內的流賊如摧枯拉朽一般,在三衛軍的衝擊下潰散如潰壩之堤。
之前得到情報,馬守應也來到了劉希堯的北營,如果此戰能夠生擒或者斬殺馬守應,則鳳陽府將立即解圍。不過,三衛軍畢竟人少,根本無法有效約束控製賀一龍部的賊兵,這些人衝入北營後,能幹的隻剩下三件事,“燒”“殺”“搶”!眼見情形如此,李信便果斷率人原路撤出了北營,將一團亂遭的北營留給了一心隻知道燒殺搶的賀一龍部。
身為炮兵營營官的海森堡覺得這一仗打的太沒勁道,隻開了幾炮便草草收場,於是在撤退之時,又放了一把火,隻料不到的是這一把火竟在眨眼的功夫便升騰而起,不消片刻北營便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潰散的賊兵以及撤出不及的賀一龍部賊兵,不知又有多少人慘被大火吞沒!
對此,李信給與了海森堡嚴厲的申斥,畢竟如此做會傷及多少條無辜的性命……海森堡卻毫無愧意的回了一句:“這軍營不放火燒了,難道還要留給強盜們據為己有嗎?”
李信頓時了然,海森堡的疑慮沒錯,賀一龍部順風仗打的順手了,誰又能保證他們不乘勝占了營盤,繼續與三衛軍做對,須知亂兵見血之後可不是說收就能收手的。
不過,李信並非沒有算到這一點,隻因為他早就胸有成竹,甚至打算一舉將這些久經戰陣的賊兵真正招安收為己用,隻是現在說什麼都已經晚了,這一把火不但燒了劉希堯的北營還燒出了賀一龍部對官軍的怒火,想要收服這些人隻怕難上加難了。
如此不過兩個時辰的功夫,圍困臨淮城達半月之久的賊兵悉數土崩瓦解,分崩離析。而賀一龍所部在逃出了火海之後,李信當即便派人向其下達了命令,一路向西!這些賊兵竟也乖乖領命,大隊人馬滾滾向西而去。
眼看著東方天際已經泛起了魚肚白,一直高度緊張的牛金鬆放鬆下來後便覺身體疲憊至極,竟打了個長長的哈欠,然後便聽到從大將軍的口中又發出了一串讓他目瞪口呆的命令!
“整軍!向西,反攻鳳陽府!”
大將軍莫不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營官們終於開始向李信抗議,盡管他們知道李信決定的事抗議也沒用,正如今晚這次突襲一樣,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可他還是一意孤行,最後竟然取得了奇跡般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