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效忠(1 / 2)

崇禎十三年臘月二十三,台灣戰事的勝利結束傳回杭州,與消息一同來的還有荷蘭駐台灣總督普特曼斯等一幹戰犯俘虜。對此三衛軍特地安排了一場又一場頗為高調的宣傳活動。不過本地士紳對這些化外之地以及蠻夷顯然興趣平平,關注度並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不過,最起碼的,杭州本地官民們還是了解到,三衛軍開拓了一個叫台灣的島子,又抓獲了不少紅毛番,據說還有總督級別的人物。而在普特曼斯被押解到杭州那天,人們紛紛聚集到碼頭來,所為的也並非是什麼響應號召的慶賀,大家都想看看紅毛番的大官究竟有沒有三頭六臂。這年頭能見到一個西洋人,比看到一隻三條腿的蛤蟆還要稀罕。

等到那位金發碧眼的紅毛番出現在甲板上時,圍觀的百姓們頓時噓聲一片,他們很難想像一個人竟然能生著黃色的頭發,竟好似從地府裏蹦出來的小鬼閻王一般。

有甚者居然當場就念起了亂七八糟的佛號,道號,以庇佑自家人別被這番鬼的晦氣沾上了身。

三衛軍對華萊士的待遇還算優厚,除了喪失人身自由以外,對他本人還是保留了足夠的尊重。並沒有身具枷鎖,也沒有對他謾罵虐待。畢竟這次負責征討台灣荷蘭人的主將幾乎無一例外都與西方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華萊士與何斌原本就曾在普特曼斯手下當差,普特曼斯雖然為人倨傲,卻從沒有泄私針對某人的舉動,所以這也是他能贏得尊重的一個基礎。

至於這次負責進攻台灣的步戰營指揮官海森堡,他早在出發之初就接到了來自李信的命令,對於俘虜的荷蘭軍官一律不得虐待,悉數押解往杭州,然後再送南京。

普特曼斯略微緊張的整理了一下衣服上的褶皺,他見過聽過太多同僚被土著人活捉後慘遭虐待的消息與傳聞。而今,身為階下囚的他不能不為自己的處境感到憂慮。

不過讓普特曼斯感到慶幸的是,這次負責押解他往杭州的艦隊指揮官是他昔日的下屬華萊士,這一路上對他保持了足夠的尊重,並沒有過份的讓他難看。但華萊士遲早要將他移交給明朝人,而明朝人向來敵視他們這些西洋人,對方還能否善待他們這些戰敗的俘虜,那就是個未知數了。

深呼了一口氣後,華萊士小心翼翼的踏上了跳板,在兩名三衛軍士兵的前後“保護”下安然的踏上了大陸的土地。這一瞬間的感覺,讓他有種不真實的體驗。不遠處山海一般的人群,竟好似在夾道歡迎一位凱旋而歸的英雄一般。那些看不清麵目的東方人身上並沒有散發出預想中可怕的詛咒與仇恨,等著他的也並沒有拋擲過來的石塊與糞便。

這碼頭上的喧囂與嬉鬧仿佛隻是一個熱鬧的街市,他們這些人不過是來到此地表演的馬戲團,引來了人們的好奇觀望與輕鬆愉悅的歡迎而已。而他們這些西洋人,就是馬戲團中最為矚目的猴子。

隨著一幹戰俘進行了交接,普特曼斯也進入了最緊張的狀態,從現在開始他的命運已經徹底走上了一條未知的道路,前麵有可能是地獄一樣的考驗,也可能是無法想象的折磨。

有那麼一瞬間,普特曼斯在心底裏暗暗的祈禱著:我的上帝啊,仁慈的主啊,請寬恕我這個罪人,求您能讓我返回當初那片離開的土地吧。而萬能仁慈的主即便聽到了他的禱告,也無法從東方人的手裏將他弄回歐洲去。

因為普特曼斯很快就在數以萬計百姓的圍觀下被押上了馬車,一路顛簸忐忑的被送到了明朝總督居住的城堡中。當然,這隻是普特曼斯的直觀感受,他以為自己的一生恐怕都要在明朝人陰暗潮濕的地牢裏度過了。可是,當有人通知他,將會有一位明朝的侯爵接見他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以往獲知的消息中,東方人對它們的態度很不友好,比如那個姓鄭的明朝海盜,曾經一次處決過500個已經放下武器的荷蘭士兵,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裏,在他們內部都稱這位東方海盜是來自地獄的撒旦。

這個明朝的侯爵的接見對普特曼斯而言,究竟是福是禍,普特曼斯完全無法判斷,但是就眼下所處的境遇裏,他還是有著隱隱的期望,期望著明朝人會對他網開一麵。

“你就是普特曼斯?”

見麵的環境很放鬆,與普特曼斯想象中的大為不同,甚至可以稱之為一次友好的會麵。

明朝的侯爵的個子並不很高,這在西方來說甚至可以用矮來形容,但是從他的眼睛裏所散發出的自信卻讓身高體壯的普特曼斯頓生忐忑和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