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出兵(1 / 2)

盛京遙遙在望,範文程又躊躇了,多爾袞能聽他的嗎?

果不其然,麵對範文程的規勸說辭,皇叔父攝政王多爾袞很生氣,指著範文程的鼻子罵道:“爺讓你去朝鮮,是解決問題的,而不是反過來搞出問題!”

多爾袞年剛過而立,本就氣盛,加上地位日益尊崇之後,對自身的脾氣秉性也不再多加克製,因而禦下越來越無所忌憚。

範文程暗暗哀歎一聲,攝政王變了,想想皇太極還健在的時候,他對人可從未動輒便罵。但仍舊強作精神:“攝政王,並非奴才漲他人威風,朝鮮國的明軍已今非昔比,這是奴才親眼所見的啊!火槍大炮齊射之下,連山頭能都削平了,何況我八旗勇士的血肉之軀啊!”

想到漢江邊所見的那場演兵,範文程還是心悸不已,這更堅定了他阻止攝政王對明朝動兵的想法。

“削平山頭?”多爾袞連連冷笑,“你當本王是三歲小兒嗎?就算紅夷大炮一直打到炸鏜,也未必能!範文程,你莫不是被明朝人收買了吧?”說到這裏他的麵色轉而陰沉,“聽說你在朝鮮國平安道耽擱了幾日?”

範文程渾身一震,心道什麼事都瞞不過攝政王,此事還得如實講出才是,否則誰知道攝政王了解多少,在平安道被俘的經曆,想瞞是未必瞞得過去的。於是隻能簡明扼要的將在平安道的經曆,避重就輕的講述了一遍。

從進入平安道遇伏開始,到與姚啟聖的麵談,尤其重點描述了明軍的操演,其作戰能力絕非那些山海關的明軍可比。

聽了範文程的話,多爾袞心中一震,忽然想到了當初在遼西大戰時的那股明軍。但就算是八旗軍在那股明軍手裏吃了虧,那也是因為大清內部出了亂子,被趁虛而入,而今大清國內承平,萬眾一心,沒了後顧之憂,還有什麼可怕的?

多爾袞想不出大清的八旗鐵騎有落敗的理由。

“攝政王,奴才建議,我大清八旗軍也效仿明軍,成立火器營,以火炮火槍裝備人馬……”

在漢江邊,範文程的確大受刺激,明軍的火炮和火槍留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這種軍國利器,以前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知道了,那就一定要力促攝政王也在八旗軍中推行。

“好奴才,你又在十四哥耳朵邊聒噪甚來?聽說你去了朝鮮國平安道,過來,給爺說道說道那些山中野人的情況。”

和碩豫親王多鐸抖著袍子邁步進來,與多爾袞相比,他更待見這個漢人秀才。

“嗻!”範文程利落的應了一句,便挪了幾步,來到多鐸麵前,打了個千,“奴才見過豫親王!”

“免了,免了!聽說明軍在你嘴裏都快成了天兵天將,這幾日也耳朵裏可沒少聽人說道你的好話!”

自從盛京之變後,多鐸大病一場,痊愈後竟像換了個人一般,性子再也不似從前那麼暴戾。甚至有人曾私下裏議論,編排攝政王和豫王換了性子。

“奴才所言字字句句都是親眼所見,如果有一句虛言,天打五雷轟!”

“好奴才,爺不是來聽你賭咒發誓的,你就說道說道,明軍究竟怎麼個厲害法!”

“是。”範文程邊又仔仔細細將漢江邊所見說了一遍,末了又著重提到了明軍火槍與大清國以往繳獲的火槍多有不同,射程極遠,準頭極高。引得多鐸連連搖頭擺手。

“好奴才,你說說,這不是危言聳聽還是什麼?明軍的火槍我八旗勇士也沒少繳獲,裝上火藥和彈丸打出去十步之內能十發中一就不錯了,還百步開外?這東西火藥裝多了會炸鏜,動輒就炸傷自己,莫欺負爺不通火器。”

多鐸以前的確是對明朝的火器不屑一顧,隻相信大清的八旗鐵騎馬刀弓箭,後來在遼西吃了虧,才仔細研究了一番火器,這才發現火器這東西弊端太多,精度奇差,射程有限,裝填費勁,比起滿洲勇士的弓箭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原本在軍中大力推行火器的念頭也就淡了。

今日,範文程再度提及火器,多鐸自然不屑一顧。

“都別爭了!金秋伐明,多鐸你怎麼看?”

“十四哥,多鐸今日來轉呈為此事!”多鐸向來在多爾袞麵前說話都直來直去,“十四哥想沒想過,現在就伐明,萬一後路不靖,朝鮮國鬧騰幺蛾子,咱們箭在弦上又騎虎難下,該怎麼辦?”

其實,自打閔氏禍亂朝鮮的消息傳到盛京以後,多爾袞就已經預感到今秋伐明一事有可能泡湯,現在連一向支持他的同母弟弟都不看好今秋伐明,他隻能慎重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