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種西瓜如何生出孩子?
要這五元素的事兒,有些人是不知道,但是他們卻知道三要素,也見過五要素。
有些人可能想到了,這五元素就是五要素。
可想到這些之後,就更納悶了。
這些個東西,對於他們文學係的人來,都已經是很熟悉了。
但林風卻,他的商業化寫作模式,就跟這個有著很大的關係,這兩者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聯係吧?
他們也都學過這些東西。
一時間,很期待。
“看到下麵有人議論,好像有人猜到了我要講的是哪五個元素。沒錯,就是五個,h,here,hy,ha,hen。這是一般的認知,用我的話來,也就是時間,地點,人物,物品,事件。那有人就問了,這些東西我都知道,甚至從很就在用了,而且沒有人不知道的,還用你來講嗎?”
果然,林風這話出來之後,議論紛紛,點頭的一片,疑惑的一片。
“這是很簡單,但是運用的方法,,則和我們平常認識的就大不相同了。眾所周知,當我們想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習慣的去想,事件形成的原因是什麼,然後事情的經過是什麼,再到最後才是事件的結果。
“但是這樣的事情,或者按照這樣的順序寫出來的文章,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既定程序的限定。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限製、這些枷鎖統統去掉。
“那麼問題來了,有同學就想問了,世界的任何一件事情不都是先有起因再有經過,最後才是結果嗎?既然是這樣的話,有因便有果,因果是既定的。比如我種了個西瓜,它就不可能長出個黃瓜,我去偷東西,就肯定,呃,也不一定會被抓……好像跑偏了。”
“哈哈……”
著正經的呢,突然來了這麼一句,滿堂哄笑。
林風也隨著一笑,繼續講道:“既然結果從起因的時候就已經被定下來了,那如果再隨意放開限製,事件豈不是會顯得不真實了嗎?那樣寫出來的東西,不就是在吹牛瞎話嗎?”
“嗯!”有人點頭。
“對啊?”有人疑惑。
“講了半,我怎麼越聽越糊塗了!”
停下講課的空當,林風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起因,經過,結果六個字,依次排開。
“這是一件事情的先後順序,從起因到結果,那麼現在,我把起因和經過全部擦掉。”完之後,黑板上也隻剩下了結果兩個字。
“那麼現在,起因和經過都沒有了。比如本來這個起因是種西瓜籽,經過是給西瓜籽澆水,鬆土,施肥,結果就是結出來西瓜。但是我不想讓他結西瓜了,所以我把起因去掉了,經過也去掉了。隻留下個結果,我想把結果變成……”林風停頓了一下,問台下:“嗯,變成什麼呢?你們來,想變成什麼我聽聽來。”
“變成芝麻!”
“長出土豆!”
“出來人民幣!”
“變個美女出來?”
“長個孩子,哈哈”
……
一時間什麼的都有,也有人托著腮在思考的。他們好像有些明白了,但又不出來,就是心裏麵有一團迷霧,隻是差那麼一點兒就能被解開了,但是想要去觸碰那團迷霧的時候,霧團就像被風給吹散了一樣,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