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傅心道,怪不得掌櫃的,猶如寶貝般的捧著她,如果他們的星王酒,真的能保證和楊若釀製那樣的品質。
他以自己的經驗保證,絕對會立刻取代燒刀金十三。
這邊趙承誌和楊若說了會話,然後兩人再次到現場去看。
一邊看一邊,討論修正方案。
楊若帶來的畢竟是新技術,那些工人不是新手,便是已經習慣了以前的操作模式,因此磨合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但是有楊若在一旁,親自指導那就不一樣了。
這裏的工人們,原本對楊若有些微詞,想到自己被一個十幾歲的黃毛丫頭,領導著,心裏總覺得不是味道。
但是楊若現在下來,親自指導她們,那就不一樣了。
原來楊若這次釀酒采用的是,流水線的操作的方法。比如她會分配幾個人專門做選料,另外幾人做酒曲的選配,剩下的人,則專門負責,查看,翻轉,以及對酒曲的發酵等等。
這樣一來,每個人都掌握了部分技術,但又對整個技術體係,又不是特別了解。
而且在楊若請他們的時候,都和趙承誌說過,讓他們簽訂一份保密合同。
萬一那個人在程序中,泄露了技術,就是誰負責。
這樣一來,責任分明。
而且這麼多步驟,除非是所有的人,都能聯合起來,將自己知道的部分,透露出來,不然是沒法拚湊出星王酒的秘方。
還有關鍵的一點,最後的發酵後,提純的工作是由楊青和楊若擔任的。
這樣一來,就好比,捉蛇捉住了七寸。
其他的,他們操作都可以讓別人做,但是最後一步,必須是自己人。
楊若這也是為了以後打算,至少目前,沒有全部放手的意思。
這一點,趙承誌倒是沒有提出多少異疑。
因為楊若隻是和他簽訂了,一個初步合作的合同,正式的文件,還沒簽。
趙承誌沒說,楊若也還沒有和他簽。
等到星王酒的真正震撼效果出來,他才知道,自己現在沒簽,是多麼的失誤。
“時間過的真快,都到晌午了,咱們一起回去吃飯怎樣?”趙承誌提出意見,眼睛卻看著這邊的楊家姐妹花。
楊青先說了句,“我沒意見,聽阿若的。”
楊若不由看了楊青一眼,然後道:“行啊,一起去吃個飯吧,肚子好像是有些餓了。”
看到楊青期待的神色,楊若沒忍心打斷。再說和趙承誌將話說開後,他也死心了,就不會再糾纏自己了。
“好啊,我提議我們回好來客吃。阿若你師兄,最近也研究出了好幾個新菜式呢。”
聽了趙承誌的話,楊若忙道:“是嗎,那得回去嚐嚐。上次他那道落英繽紛碧玉笙,就很不錯。”
楊若聽了這帶著幾分文雅的菜名,心裏也多了一份期待。
希望師兄,這次也有所突破吧!
三人說笑著,一起走出酒廠的大門。
王老頭看到趙承誌和楊若他們三人,眼睛都笑的眯成了一條縫。
趙承誌有轎子,他上了轎子後,先起轎,楊若她們的馬車則在那裏停著。
楊若和楊青出了門後,眼睛都不約而同的朝外麵看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