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徐偃王隻是依靠陰謀的話,在這個世上根本掀不起太大的浪花。世道不一樣了,不是說現在的人比過去的人聰明,而是接受的信息量和知識麵更加廣闊,可以參考的案例太多,因而判斷力也隨即變得更強。
對於李遊的不置可否,司馬空隱約有些著急。但李遊卻說道:“什麼《山河譜》,我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之前手裏倒是有一部《汲塚紀年拾遺》,但不算完整,剛剛的時候給了墓衛。據說裏麵有部分關於九鼎下落的信息。反正我沒看懂,不過你想要的話,我倒是可以把裏麵的內容背一遍給你。”
“嗬嗬……”徐偃王發出了一個詭異的笑容,聽到這個笑容,李遊頓時覺得自己一番滿懷誠意的話都落空了。
“根據古族傳給我的消息,當年呂不韋攻入洛陽,搶先一步在古族手裏獲得九鼎,而後秘密將九鼎運回鹹陽。召集數百門客試圖破譯九鼎上麵內容,但此事最終卻被古族所阻止。而後秦王親政,誅殺呂不韋。”
“殺呂不韋一事,你們古族出了大力吧?”李遊忽然插了一句。當徐偃王提及這些內容的時候,李遊腦子似乎出現許多模糊的畫麵,但是這些畫麵卻始終無法被觸及,隻是憑感覺道了一句。
“不錯。自然是古族運籌帷幄的結果。實際上,此事經本王授意才真正籌劃的,但是效果比我想象中還好,若不是古族當年掉包秦王的手令,呂不韋如何會自殺?”
“混賬!”旁邊的司馬空卻一聲怒斥:“你們到底做了什麼?”司馬空被觸怒:“當年原來是你們!”
“怎麼回事?”李遊卻是感覺莫名其妙。
“當年呂相受嫪毐作亂牽累,被免除丞相之位,秦王一時氣憤,便將其河南之地,不久便感念秦相昔時恩情,準備將其封地於蜀,結果中途有人矯旨,冒秦王之意迫死呂相,又集呂相門客,將呂相竊葬於北邙,激怒秦王;又暴鄭國為韓間,秦王因而下逐客令。”
司馬空似乎對這一段比他生活年代的曆史似乎並不陌生,說起來非常有條理。但聽在李遊耳中,卻有著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呂不韋之死,秦王逐客令,這兩件事情,竟然都能和古族、徐偃王聯係得起來。這也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李遊讀過曆史,很清楚這兩件事聯係一起,險些便毀掉了已經隱隱有雄吞天下之勢的秦國。但也因為這一件事,秦國的另一個政治新星也冉冉升起。此人便是寫出《諫逐客令》的李斯。秦王最終接受了李斯的勸誡,取消了荒謬的《逐客令》,六國在秦國的士人最終大部分還留了下來,為秦國一統天下出了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