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沒有道理(2 / 2)

聽著莫方圓的嘮叨,李遊眉頭深鎖。他的腦海裏完全沒有一絲關於不準的記憶,所以根本沒辦法消化莫方圓所講述的內容。隻是李遊心中也是凜然,對不準的看法和觀點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李遊對不準的所有了解,也就隻局限於曆史書上的記載,此人盜發了魏王之墓,從中獲得了千古《竹書紀年》一書。當然,史書上的記載也鮮明指出,不準盜了魏王墓,並不是衝著《竹書紀年》而去的;實際上,他盜墓是為了裏麵的金銀珠寶,裏麵的書簡,基本是沒有碰的。《竹書紀年》和其他的一些珍貴史書,是因為不準盜墓之後,當地官府發現了遺跡才收集起來,彙報中央朝廷,最終由朝廷史官整理保存。

從這些史料可以推斷出來,當時的不準應該是個圖財的普通盜墓賊而已,而且從後麵所發生的事情看,不準應該還被官府緝拿到了,不然他的名字也不會出現在史書之上,當時的盜墓罪名後果比現在嚴重多了,不準的命運應該會比較悲慘。

可是從莫方圓的話裏,李遊聽出了不一樣的東西。不準竟然藏匿了無數的盔甲武器。從這一點看,就足以判斷出此人絕非尋常盜墓賊。這些隻有軍隊才可以配備的東西,不準大量藏匿,動機必然不純。更讓李遊覺得匪夷所思的是,不準竟然是想打開一個古墓,把一些書簡藏進去。而令李遊最目瞪口呆的是,莫方圓手裏拿著的竹簡,樣式看起來非常古老,不像是今時之物,看上去頗有年代,字跡也不是熟悉的字樣,比起小篆也更加古老晦澀一些,李遊接過來翻閱了一下,整個臉都綠了:“他娘的……”李遊心裏暗罵了一聲。他手裏拿著的竹簡,便是《竹書紀年》。

這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字體,李遊認得的字其實不多,但是不少字還是可以望文生義,最重要的是,《竹書紀年》裏不少內容李遊倒背如流,隻需要對一下字句的字數,加上找出幾個核心的象形字,便足以判斷出內容是否重疊了。

“原來……《竹書紀年》是不準放進魏王的陵墓裏麵去的,難道他最終的目標,並不是盜墓,而是故意讓世人發現這一本書?”李遊心裏震驚無比,但卻無法接受,不準繞這麼大的圈子,把《竹書紀年》砸到世上,究竟是所為何事?

“沒有道理啊……”李遊怔怔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