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族所掌握的知識並沒有令李遊失望,李純文清了清嗓子之後,便從青州鼎開始解說,指著一個個銘文,圖像開始了講解。銘文之中,每一個刻符所代表的奧義可謂多不勝數,但李純文卻能淺入深出,將其抽絲剝繭,盡可能地將原意講述出來。
李聃聽得如癡如醉,而李遊與蚩尤也是暗暗點頭。李純文所說的,與銘文奧義雖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卻已經代表著人族對這些銘文的理解極限。這些銘文,每一個符號,都代表著陰符力量運轉的規則力量,人類與圖騰強者,都隻能領略部分,而不可能盡窺其精妙。隻有像李遊這種怪胎,得到陰符的力量承認,才能夠徹底掌控精髓。但這樣的成功,隻是個案卻無法複製。哪怕是李遊自己,也無法將自己所掌握的陰符規則完整地表達。
這是陰符力量的真正奧秘所在。就算陰符的力量秘密盡數揭曉,也並不是每個有資格接觸到它的人都能夠掌握。就好像學習知識一般,每個人接觸到的定律和公式都一樣的,但有些人一學就會,有些人卻死學不通。
小半天過去,李純文才將青州鼎其中一麵的銘文內容解說完成。這已經是他盡量扼要解說的結果。
原本李純文也試圖蒙混過關,試圖粗略,甚至誤解裏麵的內容。但是言辭解說一旦出現錯誤,李遊或者蚩尤就會讓他打住,兩人看似在商討,實際上所指出的內容,卻比李純文原本所掌握的更為精妙。
而李純文也發現,李遊指出他的謬誤,並沒發現這是他故意如此。而是以為是他認知上的錯誤。而李遊之所以指正這些,完全是為了讓李聃弄清楚正確的認知。
得知這一點之後,李純文心中沮喪無比,他此刻才意識到,對方對於九鼎銘文的認知程度,遠在他之上。不過很快他就轉悲為喜。九鼎銘文何等深奧,古族花了無數年才摸索清楚的內容,他都已經知道。但九鼎的奧義,未知比已知的不知多了多少,正好趁著這個機會,他可以借助李遊假裝無意教導李聃的過程,可以弄明白窮盡古族幾代人心血都弄不明白的奧義。
於是李純文講解變得更為緩慢,但涉及的內容卻變得更加艱澀。他的解說,往往十句之中,正確的理解不到一二。
隻是令李純文失望的是,他理解錯誤,或者原本就不懂的內容,李遊也無意多說,往往隻點評一二。李聃聽在耳中,沉思一陣便表示自己理解,但停在李純文耳中,卻隻覺得莫名其妙。他終於也明白,在理解銘文的天賦上,他比李聃弱了不知多少。心中甚是懊惱,暗暗想著,如果有個可以錄音的電子儀器多好,這樣一來,不懂的部分,他也可以記錄下來,帶回古族,交給專家們慢慢解析。不至於像現在這般,身處寶山,卻無法將珍寶搬空。這種失落感,是旁人無法理解的。
“這……”青州鼎解說完畢之後,李純文繞到旁邊一鼎,卻是袞州鼎。望著上麵的銘文,他張口欲說,卻是怔怔地說不出話。他並不認識上麵的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