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反擊(1 / 2)

李淵見李世明好像也很認真的樣子,他便有點猜測不定,李世明是不是真心這麼想,也就在他猶豫時,一旁的王大人出列拱手說道:“皇上 據微臣之見,太子乃是我大唐儲君人選,此行為不僅關乎著太子殿下個人,更加關乎著我大唐前景,所以斷不能以負麵因素,而不顧我江山社稷。”

王大人語重心長的繼續說道:“當然,微臣也深知秦王殿下心慈手軟顧念手足,但比起我大唐盛業,微臣認為親情實在是不削一提。”

“王大人此言差矣。”李世明頗為不讚同的說道:“我大唐盛業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每個人為了江山社稷,而不顧任何情意,那麼我大唐又怎能做到體恤愛民之策,我們又有何顏麵去麵對那些萬千百姓?”

李世明在百姓心中留下的讚譽,不單單隻是他顯赫的戰功,也不是他過人的睿智英勇,而是他懷有一顆仁愛的心胸,上考慮到大局,下還不忘顧慮百姓,這才是他攏獲民心的關鍵點。

“秦王殿下雖言之有理,但是殿下何不想想,如若我大唐最具德高望重之人,都濫用卑鄙手段來殘害手足,敢問,這樣一位未來統治者,真的能做到體恤愛民,開創我大唐盛世之重任嗎?”王大人雖然一副嚴厲的氣勢,但他的慷慨忠厚之意,還是表露的淋漓盡致。

“放肆。”李世明一副冷顏的嗔怒道:“此事尚不明確,太子隻是具有嫌疑,在事情還沒有確定之前,王大人斷言太子手段惡劣,是不是言之過早了點。”

“秦王殿下息怒。”王大人下跪在地,但卻不減絲毫嚴厲的氣勢,他又頷首說道:“微臣絕無冒犯太子殿下之意,微臣隻是認為,事情既然已查出眉目,咱們就當將真相找出,不管是顧念手足也好,顧忌江山社稷也罷,事情總要有個了解,而非是蓄意包庇。”

“你...”李世明氣憤的無言去反駁,這時李淵適時的說道:“好了,都別在爭辯了,此事朕定會給秦王一個交代,如若真是太子所為,朕也絕不會輕饒,但朕也不會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王大人拱手說道:“皇上英明。”

李淵隱約也能才想到,眼前的一幕,應該是有人事先安排,但不管怎樣,有人一心抓著這件事不放,他總要就事論事,於是他揚聲吩咐道:“來人,傳太子前來覲見。”

一旁的公公領命頷首退了下去,殿內一時陷入壓抑的氣氛,李世明所能勸阻的也隻有這些,他表麵算是做得仁至義盡,而後他也隻需按情勢應變就好。

眼看殿內氣圍越來越凝重,李世明又上前拱手說道:“父皇,兒臣有個不情之請,還望父皇準奏。”

李淵對接下來的應對,顯得有些憂重,所以他冷冷淡淡的說道:“說來聽聽。”

“兒臣在此懇求父皇,如果狩獵誤傷事件,最終真是大哥所為,兒臣希望父皇能饒大哥不死,就此化幹戈為玉帛。”李世明就是故意給李淵施加壓力,他知道就算真相是李建成所為,李淵也不會輕易處死一位太子,所以他此言,不但是做了好人,且給李淵撂了個底。

最後不管李淵做什麼處罰,若輕,則是李世明從中求情,若重,當然也是李世明所想,所以不管最終結果怎樣,對於李世明都是百利無一害。

李淵暗自為李世明的機智感到讚歎,他看似在求情,卻實屬在給他施壓,看來這件事,怕是不易處理,他在心裏揣測著,卻還是具有威信的說道:“秦王心慈仁厚,朕倍感欣慰,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此事影響到我大唐江業發展,朕自會嚴格處理,任何人不得在中求情或挑撥,否則一並處置。”

幾名朝臣都拱手說道:“皇上英明。”

李世明的用意,已經基本達到,而李淵也話已至此,他如果過分替李建成求情,未免顯得有些做作,所以他也頷首在旁,隻等李建成前來。

李建成被急匆匆的召見來時,他已經從宮人口中得知是所謂何事,但隻知道是因為李世明狩獵誤傷的事,其它並不知情,由於射傷李世明的用意,並不是他所為,所以他心裏沒有任何壓力。

隨著殿外一聲“太子殿下覲見~~”

李建成走進殿內,一眼看見幾名朝臣都為李世明所用,他心裏頓時感到不妙,但是已經來此,他走進殿內,並很是恭敬的拱手說道:“兒臣參見父皇。”

李淵隨口應道:“是太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