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後患大唐(1 / 2)

所以李世民寧可對李建成宣戰,也決不能將自己落入敵人之手,隻是眼下他尚未做好充足的準備,所以開戰未免有些尚早,況且程浩天的生死還不明,他的顧慮實在是太多太多。

莫思婷好不容易找到李世民的部下,並將李元吉活著的消息,傳給那個人,並轉告李世民,然後她又折回太子-宮,希望能從太子-宮查到有利的消息。

莫思婷最大幻想,就是能再偷回李世民的軍令,雖然她知道這個不切實際,但是她還是想拚死一試,不管怎樣,她也是李建成曾親信的人。

莫思婷在李建成的宮殿周邊,徘徊轉悠了兩天,愣是沒有碰見李建成回來,想來是一心關注在對戰李世民的戰事中,所以沒有閑時回宮。

時間緊迫,莫思婷又不得不把目標轉向李元吉,如今李元吉出現的非正常,想必他也不敢到處走動,但也正因如此,莫思婷想接近李元吉,也並非件易事,所以她不得不花點心思。

李世民隱身在西城門上,觀察著北門那邊的兵馬情況,雖然他的兵馬並沒有異動,但是兩方對峙明顯,他又不能出城撤回兵馬,況且他軍令不再手,就算是出宮退兵,也不見得有效。

黑墨從城牆下匆匆的走了上來,他拱手說道:“參見殿下。”

李世民瞭望者一望無際的疆土,他冷冷的說道:“前方有什麼異動?”

“屬下已經查知,咱們的兵馬之所以突然出動,正是因為有人拿著殿下軍令,且在軍營宣令調動兵馬。”

“調動的理由是什麼?”李世民依舊是平淡出奇的語氣,但是他心裏卻浮躁不安,如若拿不回軍令,那前方的兵馬,就不可能退兵,最終惹怒了李淵,隻會遭來被剿滅的結果。

黑墨稍稍猶豫了一下,才低沉的說道:“據說是相助殿下奪取皇位。”

李世民深邃著目光,眯噓出一道犀利陰冷的光線,以這個理由發動兵馬,那個持有他軍令的人,顯然是想置他於死地,而當今想置他於死地的人,除了李建成想必也沒有人,有這麼大的膽識和權勢。

不過李世民還是問道:“可知是什麼人出此計策?”

“據屬下查知,此人正是我軍中的一名將領,但這名將領在大軍出動後,便消失了蹤跡,想必此人已被人收買。”

李世民劍眉間,蹙出一道淡淡的凝愁,他眼下位於險境,不便親自出動勘察,不然他真想親自去說服大軍退兵,就算沒有軍令,他養了多年的兵馬,他還是有信心說服,可是眼下不知道多少雙眼睛在盯著他,他不能有絲毫的閃失。

李世民並非是貪生怕死,要知道他一旦出事,他名下的大軍,就要麵臨群龍無首的局麵,所以萬不能讓自己多年的大軍,置於任人宰割的險境。

李世民思索了許久,並想不到什麼好法子,他用餘光瞟了眼一旁的黑墨,他眼下不能露麵,隻能將自己身上的擔子,托付給他的心腹去辦。

於是李世民轉身,一臉沉重的說道:“黑墨,你是我自小就出生入死的兄弟,眼下我軍陷入險境,你可願替我冒死衝出城門?”

黑墨退後一步,他單膝跪下,且拱手很是恭敬的說道:“屬下生是殿下身邊的人,死也要做我軍中的魂魄,殿下如若信得過屬下,屬下全憑殿下差遣。”

“好;”李世民單手扶黑墨起身,他又爽朗幹脆的說道:“我李世民今生有你們生死相隨,我李世民死而無憾。”

“殿下言重了,您是拯救我大唐的唯一君主,屬下等甘願為我大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再多的言語,都不及彼此給予的信任,李世民點了點頭,“眼下本王的處境,你也應該知道,所以本王希望你能持本王手諭,出宮潛入我軍軍營,並將本王手諭宣讀於眾將士,如若能說服他們退兵,自然是皆大歡喜,但如果他們執意堅守原地,你也不必多言,隻需告誡他們,沒有本王的口諭,絕不準他們輕舉妄動。”

李世民現下唯一能扭轉的局麵,就是按兵不動,他心裏很清楚,就算他的兵馬願意退兵,想必李建成也不會,就這樣讓他們順順利利的退兵,所以在事情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隻能要求自己的兵馬原地不動,當然口諭,乃是他親口的命令,比起手諭或軍令,又要具有不同的意義。

“屬下遵命。”黑墨話落,便急著馬上去計劃自己的任務,他甚至沒有想過其中的險情,他隻知道自己必須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