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醒來後,已是第二天的傍晚。24小時的睡眠很充足,林希很久沒這麼舒服過了——自從她開始了流浪後,從來都是看著無盡深空入睡,被鬧鍾叫醒,再接著上一天行程。要麼會遇到黑洞,要麼被其他文明攔住打劫。沒有一天是安穩的。
現在,她正麵對這地平線,那個恒星正在暗淡,像太陽落山一樣,隻剩下了半個,後背已是繁星滿天。恒星的光漸漸被黑暗所掩蓋,恒星慢慢的挪動著它的身軀。這恒星像是被黑暗推著似得,不情願的沒入了地平線。
看著太陽漸漸黯淡,林希坐回了沙發,封住水洞,讓白芒傾斜六十度,沙發也隨之傾斜,並且向前移動,始終保持水平。這樣,林希就能以非常舒服的角度欣賞落日了。
半個小時後,太陽終於漸漸遠去,留下漫天星辰閃閃發光。這星辰應該是外宇宙的投影,不然這麼一個“小宇宙”不會有這麼多恒星。
“唉...”林希深深的歎了口氣。望著這無盡星辰,林希感覺到一股濃濃的孤寂。純淨的天空不是地球的渾濁大氣層可比的。地球的大氣層,已經病入膏肓,無可救藥。1008年前...或許1089年前,地球上已經沒有一個人了,隻剩下了一些懷舊的怪人和一些死刑犯。地球上的一切工業化設備和高科技設備都被摧毀了,還有大量的核輻射,動物基本死光了,還有一些生命力強的植物。青菜,白菜,蘿卜什麼的是早就消失了的,沒有一點影子了。那些人,最多三年,他們就要化作一堆灰塵。估計在1000年前左右,地球已成為了一顆無人星球。聯邦早已忘記了這個星球,他們沒興趣,也沒時間—忙著賺外星人的文明呢。
時過境遷,林希現在完成了她畢生的夢想,來到了這個宇宙,在這裏做人,在這裏生存。不過這裏好比是天堂,不會死,沒有天敵,沒有死亡,沒有焦慮。隻是這不可避免的會讓人孤獨。在這個廣袤的土地上,幾千公頃也見不到一個生命體。隻有花花草草,泥土和微生物。生命的力量在於思考。意識,是組成生命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沒有意識就隻是物質。植物是個例外。植物的生命體現在哪?就是生長,繁殖,光合作用。特別美好不是嗎?盲目的生存,隻是生存,生命的意義除了動物提供氧氣就在無其它了。
人類的意義何在?
我們從靈長類進化而來,獲得了許許多多的“偉大”成就。這有什麼用呢?像遊戲,愉悅了人們的休閑時光。知識,充實了生活。文學,探討了精神世界。其實說到底,人類就是一個自私的物種,為了達到自己的欲望和野心,用盡手段。
人不可能是無私的。孔子是個聖賢之輩,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思想。為了什麼?
私心體現在任何一個方麵。
人類還有一個特征:好麵子。
不過這都不算什麼大過錯。不自私,不貪婪,怎麼促進科技文明的發展?欲望是生存的唯一動力。所以沒有欲望的生物是不存在的,沒有欲望的人也是沒用的。林希自以為是個沒用的人。
她從來隻想著為自己,但從不貪婪。
她一直遊蕩在宇宙中,仿佛離開人世。但人類社會的的信號一直都在宇宙中傳播,林希也聽了不少。多是一些政治,娛樂等等等,沒什麼意思。說到底,人還是人,什麼都沒變。
林希不想在這美麗的時候思考人。這美麗的景色除了被欣賞,還有什麼用呢?
第二天。太陽已經升起,林希從沙發上站了起來。欣賞了一夜的星空,仿生眼有點累了,聚焦有點慢。林希收回了仿生眼,轉用超聲波來看世界。超聲波其實挺好的。通過計算機的測算,能準確的求出目標距離。
現在,林希能看到360度的風景了。說是風景,其實就是黑白的輪廓線條,反射是黑色的。林希設定的範圍是200米(半徑)。二百米外就是一片空白,就像在霧中看路。
想了想,林希還是把範圍增加到了500米。那樣更清楚。
說實在話,林希現在真的不知道去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