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笑而不語。
第二天,孫堅派人給徐榮送來一封信,信寫的極為工整,裏麵的言辭也很懇切,將徐榮大大的讚揚了一把。徐榮正在看信,胡軫就進來了。他對徐榮道:“將軍,聽說叛軍給您送來一封信,不知說了些什麼?”
徐榮隨手將信遞給胡軫,胡軫看後問道:“這個孫堅也真奇怪,這信看似很長,卻什麼也沒說,這葫蘆裏賣得什麼藥?”
徐榮搖搖頭:“不用理他,隻管做好防守就是!”
胡軫回到自己的府裏,將徐榮的信默寫出來,放在案頭上研究。看了整整一夜,也沒發現什麼破綻。第二天徐榮又接到孫堅的一封信,和上一封一樣,說的全是好話,不過這次的信中個別字,是用誅殺寫的。
紅色的字參雜在黑字中間,格外明顯。徐榮將那些紅字連起來一讀,驚出一身冷汗。他剛要將信燒掉,胡軫又來了。看見徐榮正在燒信,一把從徐榮手中奪下,也不問能不能看,直接打開,也是立刻就注意到了那些紅字。
胡軫默念道:“今,夜,三,更,北……”剩下的字已經被燒掉了。
胡軫看著徐榮,徐榮也看著胡軫,兩人沉默了三秒鍾。胡軫道:“將軍不必介懷,這定是敵人的反間計,我定會為將軍澄清。”
回到自己府裏,胡軫又將這封信默寫出來。兩封信一比較,很快就找出了第一封信中那些關鍵的字。將其連起來就是:信,收,到,歡,迎,將,軍,棄,暗,投,明。
胡軫看著兩封信,笑了。多少年了,自己也算出生入死,但是都被後來參軍的徐榮壓一頭,自己承認,在武藝上可能不及徐榮。但是行軍打仗,自己沒有哪一點輸給他,現在證據確鑿,不信丞相不讓我胡軫做這滎陽的統帥。
看到胡軫的奏章,董卓暴跳如雷,大罵徐榮忘恩負義。一旁的李儒匆匆看過奏章之後,對董卓道:“嶽父不要生氣,僅憑這兩封信,也不能證明徐將軍已經投敵,我看很有可能是叛軍的反間計,還請嶽父三思!”
董卓想了想也有些道理,吐出胸中的悶氣,問道:“不知真的最好,如果這徐榮真的投敵,滎陽可就危險了,你覺得現在該怎麼辦?”
李儒想了一下道:“徐榮乃丞相舊臣,我看將徐榮降為副將,讓胡軫暫代主帥,並密令胡軫如果徐榮有異動立刻抓捕,防患於未然還是好一些。”
董卓點點頭,會後堂找他的貂蟬姑娘去了。
董卓撤換徐榮的消息傳到孫堅軍中,孫堅哈哈大笑,伸出大拇指對李輝道:“賢侄果然高明,兩封信就讓董卓將徐榮給免了,高,太高了。”
李輝卻道:“董卓軍人員構成太雜,有他的西涼軍,還有何進的洛陽軍,以及丁原的晉陽軍,派係林立,這種挑撥離間的事情最容易實現。”
孫堅大笑道:“賢侄說的極是,既然徐榮已經被董卓免了,傳令下去,明天午時,開始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