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有些崎嶇的山路上,何進望著還掛在天邊的太陽,下午一兩點的日頭,正是太陽最毒的時候。
還好,距離老道師父所說的地方已經不遠了。
“真特麼熱啊……”何進爬過一道山梁,終於看到了一個破落的建築,有點像道觀。
看著半山腰的建築,何進鬆了一口氣,然後如死狗一樣的躺在樹蔭下,歇了一陣,才慢吞吞的朝著那個建築走去。
望山跑死馬,一個小時後,何進終於來到了建築前,毫無形象的坐在地上歇了一陣,何進恢複了些精力,這才打量著這座建築。
怎麼說呢,這座建築有些粗獷,沒有太多造型,整體由石頭構建,不過曆經很長時間的風雨,石頭都看不出原來的顏色了,黑漆漆的。
何進打量了一陣,這才推開塵封已久的大門,石門挺厚實的,推起來有些費力。
“噗……呸呸呸……”一推開門,上麵的灰塵就落了下來,正好落在何進的頭上,毫無防備的何進,身上頓時髒兮兮的。
大夏天的,何進本身就出了一身汗,這些灰塵一落上去,何進頓時變得髒兮兮的,如同大花貓一樣。
擦了一下臉上的灰塵,沒想到變得更髒了,何進往地上吐了口口水:“晦氣,也不知道老道師父讓來這裏幹什麼!”
說起老道師父,何進心裏就有些想念了。
話說何進很小很小的時候,四裏八鄉都有名的老道士,在路過他家的時候,把何進父母忽悠了一通,直接把何進給帶到山裏麵道觀寄養了。
至於說的話,無非就是何進命裏有劫,如此雲雲。何進父母當時也沒什麼見識,再加上家裏窮,三個子女養活起來也挺麻煩的,便讓老道士把何進給抱走了山,一直養了十幾年。
期間何進倒不是沒動過回家的念頭,不過經年不見,家裏人雖然對他有感情,但是感情終歸不如對待弟弟妹妹那麼深厚,因此何進總感覺和家裏人相處有些隔閡。
何進最終還是選擇待在道觀,老道士不辭辛苦把何進給養活大了,並且沒有墨守成規的把何進培養成一個神棍道士,而是把何進從小屁孩培養成了一個大學生。
從某個方麵來講,生下何進的是父母,但是老道士卻對何進有養育之恩。
後來,老道士年紀大了,就去了。臨死前,老道士終於把所有的秘密給何進講了個一清二楚。
老道士一脈傳承悠久,至於多悠久,連老道士自己都不清楚了,因為曆經五胡亂華、蒙元入侵、清末民國等等時期,老道士這一脈也更名換姓了不少次,漸漸的,連最初的名字叫啥也都忘了。
反正據老道士說,他這一脈至少源自上古時期,對於這麼高大上的說法,何進是有些嗤之以鼻的,道教什麼時候才興起的?上古時期,有道教嗎?
老道士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總是被何進氣的吹胡子瞪眼睛的。
至於為什麼抱養何進,一是因為何進家裏當時窮,很窮,三個孩子養著很是艱難;二來,老道士年紀也不小了,由於幾十年前鏟除牛鬼蛇神的運動,使得老道士幾十年也沒有找到個傳人,眼看著這一脈就要斷了,老道士就趕緊想辦法找了個孩子當傳人。
所以一來二去,老道士就把何進給收到了門下,至於在門下,老道士也沒怎麼管教過何進,道書肯定要看的,拳腳也學了一些,其他的也沒強製要求何進。
等到老道士臨去的時候,把道觀交給何進的同時,也給了何進一個很古樸的地圖,亂七八糟的畫著一個地方,被老道士稱作他們這一脈的發源地,還囑咐何進一定要找到這個地方。
所以才有了這次何進一個人鑽進了深山老林裏麵,要知道何進腳下可是秦嶺,這年頭,雖然不少地方被開發了,包括秦嶺外圍,但是秦嶺深處依舊是深山老林,罕有人至。
老道去世的時候,何進剛高考完,離現在整整四年了,老道離世帶來的傷痛也消散了不少。在大學四年裏麵,何進也沒閑住,平時利用衛星地圖查詢,假期則是跑到秦嶺探索,幾年下來,才徹底把老道士交給他的古樸又抽象的地圖,給破譯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