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應龍(3 / 3)

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何進才醒了過來,即便渾身赤條條的躺在地上,何進也一點也不在意,雙眼有些茫然。

何進在消化著腦海中出現的信息。

黃帝時期,炎黃部落和蚩尤部落大戰,殺了蚩尤和誇父的,便是應龍。不過應龍受傷太嚴重,再加上消耗能量過大,因此就蟄居在偏遠山區療傷。

隨後大禹時代,洪水來襲,還在療養中的應龍前來幫忙,耗光了所有積攢的能量。

這一次,應龍連南方也沒有回到,蟄伏到秦嶺之後,肉體便崩潰了,靈魂陷入了沉睡之中。

大禹感於應龍恩情,取出應龍體內的精華,然後交由親信,遊曆四方斬殺珍禽異獸,用龍珠吸收這些珍禽異獸的力量,等待吸收完之後,喚醒應龍的靈魂,助應龍重塑肉體。

大禹時代過後,親信的後代還在為應龍而奮鬥著,然而時過境遷,慢慢的,由於信息的遺失和時代的變遷,這些後代不得不改頭換麵依托道教之名行事。

長此以往,甚至連應龍的事情都給忘了。

上一次,這一脈來到發源地的時候,還是唐朝,龍珠吸收的能量還不是太夠,當時的傳人不得已離開秦嶺,繼續遊走。不過祖訓變得明確起來,那便是尋機將龍珠送回發源地。

傳到何進這一代,正如老道士對他的要求,便是把石珠送到發源地。

何進確實來了,龍珠也帶來了,裏麵能量也很多,但是關鍵的是,應龍撐不住了,長期缺乏能量支撐,讓應龍的靈魂逐漸的消散。

靈魂油盡燈枯,即便身體恢複強盛,也會很快死亡的。

所以這次何進把龍珠帶來之後,應龍勉強把這些信息以及一些知識傳給何進之後,便把這些龍珠融為七彩能量,打入何進身體之中。

至於應龍,已經徹徹底底的消散在人間了。

何進現在還有些發愣,是因為應龍傳給他的知識,他已經汲取了一部分了,當然何進首先汲取的那部分知識,就是應龍的能力。

作為上古異獸,應龍除了能夠號令百獸之外,還能夠控製河澤水流以及岩土泥沙,這也是為什麼黃帝征召應龍行雲布雨、大禹征召應龍開辟河道的原因了。

赤條條的站了起來,對於身體中充斥著的能量,何進竟然有種說不出來的熟悉感。尤其是應龍的一些本領,也如本能一般,刻在何進的骨子裏麵。

應龍這種上古的生物,實力壓根沒有人類劃分那麼細致。實力弱時能夠降服百獸,強時能夠翻雲覆雨,甚至能夠移山倒海……

實力的增長,主要吸收天地間的能量了,能量既能從日月精華中汲取,也能夠從藥物、珍禽異獸中攝取,同樣也可以從地脈中獲得……

應龍的本源力量是龍元,龍元本是無色的。散發出七彩光華,是因為何進剛吸收龍元,暫時無法全部控製,部分龍元的能量消散在空氣中,呈現出七彩的光華。

與人類相比,應龍簡直就是天生的寵兒。

現在,應龍把龍珠直接融入了何進的心髒。

何進眼角閃過一絲微不可察的七彩光芒,仔細盯著自己胸腹,能夠直接看到自己的五髒六腑,而龍珠則正處於心髒正中,隨著心髒的跳動,龍元的能量便順著血液,流經全身上下,不斷的改造著何進的身體。

雖然還沒有到翻雲覆雨的地步,但是何進也能夠感覺到,他現在就算是生撕一頭牛,也是很輕鬆隨意的。

微眯著雙眼,麵前這片土地的地貌、岩石分布的情況,都紛紛浮現在何進的眼中。

按照應龍記憶之中對廟的印象,何進兩隻手微微伸出前麵,散發著七彩光芒的龍元,便如同流水般從何進的指尖流出,直接插入到了地麵的石頭上。

何進揮動著雙手,就好像烏賊伸出了觸角一樣,使用龍元甚是輕鬆隨意,如同本能一般。

石頭地麵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聳起,在何進的控製下,如同麵團般,被揉捏成了應龍記憶中的模樣。

一切做完,何進恭恭敬敬的對著雕像磕了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