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較長講演開頭要引人
在組織較長的演說時要在開頭,本文和結論下足功夫。這三方麵均有其曆久彌新的方法,可作為參考發揮。
開頭就引發注意
一個演員是好是壞,從出場和下台的情形就可以判斷出來。演說也亦然,開頭尤其重要。那麼,怎樣使聽眾在講演人一開始說話就“全心交付”呢?這裏有一些方法,隻要善加運用,可使開場白非常引人。
以事件、事例展開演講;
製造懸念;
敘述一件驚人的事實;
要求聽眾舉手作答;
答應聽眾要告訴他們怎樣獲得他們想要的;
使用展示物;
以某位著名人物提出的問題作為開場白;
用看起來很自然的開場白。
請你千萬不要忘記,不隻一定要獲取聽眾的注意,並且一定要獲取他們有利的注意。請留意我說的是“有利的”注意,就是讓你避免獲得不利的注意。有理性的人決不會一開口就侮辱聽眾,或說些教人憎惡、討厭的言語,好讓他們群起反對他、反對他的言論。然而,許多演說者常常以這樣的方式——或以所謂的幽默故事開頭,或以道歉開頭——來吸引注意,那是十分不明智的。
支持主要意念
在較長的講演中,不可能隻有一個要點,可能會有好幾個,但要記住一條原則,越少越佳,而且都須有支持的材料。前麵我們曾討論過一種支持講演重點的方法,借故事或者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明,使聽眾去做講演者要他們去做的事情。這種類型的例子很受歡迎,因為它訴諸人類心中的一種基本傾向,就是“人人愛故事”。事件或意外是一般演說者最常使用的例子,但卻決非可用以支持要點的唯一方法。另外,運用統計數字、依科學方式歸納的圖解、專家的證言、類比、展示或證明等方式都能收到異曲同工之妙。
在較長的講演中,可有三個或至多四個要點。它們不到一分鍾就能說完,向聽眾照本宣科地述誦將是枯燥而乏味的。怎麼做才能使這些論點生動活潑起來呢?最佳的方式便是你所使用的支持材料,它會使你的講演妙趣橫生。借用事件、比較與展示,可使主要意念清晰地呈現出來;借用統計數字和證言,可以有力地說明事實,並加強主要論點的重要性。
結尾要完美
許多新手的演講結束得過於突然。他們的結束方法不夠平順,缺乏修飾。正確地說,他們沒有結尾,演講嘎然而止。這種方式造成的效果會令人感到不愉快,也會顯示演說者是個十足的外行。你可以這樣想一想。——在一次社交性的談話中,對方突然停止說話,未曾有禮貌地道聲再見便猛然衝出房間。你對這種情形會有何感受呢?
下麵是一些可以幫助你結尾的有用建議:
總結你的觀點;
請求采取行動;
簡潔而真誠的讚揚;
幽默的結尾;
以一首名人詩句作結束;
達到演說的高潮。
尋找、研究、實驗,直到你獲得一段好的結尾及一段好的開場白。然後,把它們集中在一起。
另外,在組織較長講演時,一定要注意聽眾的反應。一般聽眾雖然比較有禮貌;比較能克製自己,但他們討厭長篇大論演說的心情卻是一樣的。因此,你絕不能對聽眾的反應視而不見,要學會從聽眾的角度處理演講。
善用已學到的技巧
當我們沿著交談的梯子往上攀升,而達到幾近當眾講演的境地時——如討論、做決定、解決問題和舉行決策會議——我們再度看見本書中教導的有效說話技巧,並在日常的語言活動中有效地運用,直接便能用於參加會議與駕馭會議。而本書列出的原則和技巧,是學習演講或有效與人交談的成功要訣。
……意念的組織表達、正確地選字用詞、講演時的熱情和誠摯,都是保證意念的生命能於最終階段得到完美解決的要件。所有這些要件均曾在前麵詳細討論過,而今則要留待讀者於參加各種會議時善用所學。
也許你正沉吟著何時開始應用在本書學到的東西,假如我說現在就開始使用這些技巧,你或許會大吃一驚。那麼,我再提醒你一遍,即刻運用這些技巧。當然,我的意思是在一個說話場合裏使用。
就算你根本沒打算要在什麼時候公開演說,我也確信你會發現本書中的原則和技巧,一樣能應用於日常生活裏。
假使把自己每天所說的話拿來分析,你就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日常說話與本書裏討論的正式溝通之間,其目的竟大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