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彩雲彩霞二人擁著往書房內進,彭媽媽很無奈。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或是過河拆橋的事卻做不出來。拒絕的話在舌尖上滾了幾滾最終還是咽了下去。轉眼看看笑得溫文無害的長安,暗想:蘭馨苑今時不同往日,何況兩個還隻是小毛孩子,帶進去也闖不了多大的婁子。果然,三人進了書房,老爺隻是透過鏤空的作為博古架的隔斷看了一眼,就繼續低頭跟小姐低聲交談著。
葉敬宏以捏捏葉小蘭的鼻子作為結束語。把葉小蘭架在胳膊上抱到外間來。臂力驚人的人,抱孩子都與眾不同。別人抱孩子是摟在懷中,葉敬宏抱孩子是把孩子跟架鷹一般架在胳膊上。看到這樣奇怪的姿勢,彩雲還能裝作收拾食盒餐具低頭掩飾自己的異樣。彩霞就是明晃晃地圍觀。嘴巴變成“哦”形半天合不攏。被架在胳膊上冒充老鷹的葉小蘭看到彩霞丟臉的行徑真想捂臉。還好彩雲及時發現,拿食盒捅了捅她,讓她轉醒,順便把食盒交給她提著。自己跟著彭媽媽把葉小蘭接過來,取下項圈、手鐲,拿幹淨的白色巾帕圍住頸下,淨麵。本來淨麵後應該勻一層香脂。因這外書房隻老爺和清客們往來,一群糙老爺們,誰能指望他們備這種精細玩意兒。就算有,也不知道是從哪個醃臢地方帶來的,誰敢給小姐用。彭媽媽倒是有一盒,隻是市麵上最廉價的普通麵脂。彭媽媽遮遮掩掩拿出來了,誰也不敢做主給小姐用。用老爺的梳子把小姐的頭發整理一下。簡單的梳洗就結束了,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彩雲總想找個機會把朝露姐姐的意思向小姐彙報下,奈何彭媽媽一直在邊上盯著。彭媽媽倒是沒有存著其他心思,隻是想學學怎樣伺候梳洗。
葉敬宏也看出他的地盤上缺少女兒梳妝的靶鏡、麵脂、胭脂等物。喚了平安進來,讓他去賬房支取銀錢。剛說到支取銀錢,就把彩雲二人唬地變了顏色。葉敬宏看向女兒,想要征詢下女兒的意見,買的東西是給女兒用的,得她喜歡才好。卻看到女兒並未看向自己,而是正看著她的丫鬟。順著女兒的目光看去,那個丫鬟正殺雞抹脖地比劃著什麼。可憐彩霞比劃了半天,葉小蘭根本沒看懂。屋子裏突然的安靜,彩霞再木訥也察覺出來了。發覺屋子裏除了小姐之外的四個人,八隻眼睛全直直地看向自己。尤其老爺,目光猶如一支正射向目標的箭,尖利而冷森。雙膝一軟,跪倒在地上。結結實實的親密接觸,發出“嘭”的一聲悶響。春末的單薄衣衫,冷硬的青磚地板,得多疼啊。萬惡的舊社會,葉小蘭忍不住一個冷噤。葉敬宏把葉小蘭往懷裏擁緊,輕撫後背安撫著。衝著平安使個眼色,衝著門呶呶下巴。平安會意,硬著頭皮上前欲把彩霞叉下去。心下抱怨,這丫頭怎麼這麼沒眼色。彩雲疾走兩步,在彩霞邊上也跪下去。在背後拿腳尖碰彩霞。兩人一起長大,不缺乏默契。彩霞也機靈,片刻的呆愣後立馬磕頭求饒:小姐,小姐,我錯了。老爺看不到兩人的小動作,彭媽媽可是看得清楚。心裏半是憤憤,這孩子真會給自己招惹麻煩;另一半又是忍不住替倆孩子慶幸:現在的孩子,也不知道是吃什麼長大的,一個個猴精猴精的。果然,真如所有人所希望或所預見的那樣,葉小蘭不負眾望的問道:“彩霞,你剛才比劃的什麼呀?”葉敬宏向用眼神跟自己請示要不要繼續把彩霞帶出去領罰的平安擺擺手,示意不用。向跪在下麵的彩霞道:“說說。”彩霞看看葉小蘭,又看看彩雲,沒得到有效的暗示,幹脆豁出去了,竹筒倒豆子般把事情始末和朝露的憂慮以及路上彩雲列舉的事例、分析都說了出來。一時間屋內眾人神色複雜。彭媽媽的心思最主流:要不怎麼說‘寧要叫街的娘,不要做官的爹’,夭壽呦,孩子要有娘哪至於如此。葉小蘭呆了,有人的地方就有階級鬥爭,還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啊。幾個奶媽仆婦發動的階級鬥爭的萌芽?民主意識的覺醒?奴大欺主?作為被鬥爭被欺的一方,葉小蘭決定,不管是什麼,堅決掐死。葉敬宏臉色鐵青,陰得能滴出水來,把差點好心辦壞事的平安嚇得大氣都不敢出。要說幾個仆婦的小心思就能把葉敬宏氣成這樣,平安倒是覺得不至於。
葉敬宏一直以來總認為,有自己護著,女兒就可以活得肆意。不說比肩皇家公主,京城閨閣中跟望鄉候家、信國公家的閨女比不能差。卻原來,自己照管不到的地方,刁奴都可以欺她。自己狹隘了,竟不如劉媽媽想得通透。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女兒多學點還是好的。畢竟蘭兒終有一日要嫁作他人婦,不可能一輩子躲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葉敬宏直接把葉小蘭的好學歸功於劉媽媽。“你們二人本該攆了出去,不過念在忠心可嘉,此次就算了,回去找劉媽媽各領二十手板子,下次再如此不知規矩,定不輕饒,”葉敬宏對彩雲二人訓斥道。待彩雲二人出去領罰後,葉小蘭看到她爹的目光似有意又似無意地瞟過彭媽媽和平安二人。二人的臉色立馬變得精彩萬分。葉小蘭一直沉默著,連她爹出言訓斥她的丫鬟的時候都沒有任何表示。葉小蘭正在努力的去回想上一世她三歲的時候都做了什麼,若是她上一世三歲的時候麵對同樣的事情會如何反應?可是,任她想破腦袋也想不起三歲時候的都在做什麼。管它呢,一樣米養百樣人,又不是生產車間生產的娃娃,都得一般大小。三歲的孩子還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尿炕有不尿炕的呢,誰也沒規定三歲就必須是什麼樣。葉敬宏有心教導女兒知道人情世故,讓彭媽媽二人自己交代都錯在哪裏。待二人交代完畢,方才知道其中還有這麼一件烏龍事。饒是葉敬宏一貫嚴肅,麵部表情都有些繃不住。葉小蘭暗自尋思,這二人私自做主讓彩雲她們進來,有錯在前。偏偏她爹為了給她麵子,同時也跟彭媽媽他們想法一樣覺得兩個小孩子沒什麼妨礙,就放任兩人進來了。一開始沒出言阻止,出事後再懲罰,倒是讓人覺得是受了蘭馨苑的帶累。就怕二人心生怨懟,不利於蘭馨苑今後跟外書房院的和諧共建。在葉敬宏做出懲罰決定之前,葉小蘭開口為二人求情:“是我沒管教好丫頭們,倒累得媽媽和平安擔責,這外書房院的責任重大,以後蘭馨苑再有人逾矩,你們不必顧忌我的臉麵,隻管嗬斥。”又對著葉敬宏道:“爹爹,這次是女兒有錯在先,帶累媽媽和平安,若是因為女兒的錯罰了他們,女兒於心不安,不若先把此次的錯記著,下次若是再犯同樣的錯,加倍懲罰可好?”葉敬宏原是想人既然已經進來了,當麵嗬斥女兒麵上不好看。想等到人走後交代一聲不可再犯,本就沒打算重罰。女兒如果不給求情他還真是騎虎之勢。沒有之後的事,口頭警告就行。出了後麵的事,罰重了有遷怒之嫌,罰輕了起不到震懾作用。葉敬宏順水推舟,就勢又告誡了幾句,吩咐平安去賬房支錢置辦女兒的梳洗物什就放了二人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