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多出一份力,多獲一份功(1)(1 / 3)

“梅花香自苦寒來”,勤奮、努力永遠是成功的不二法則。

下決心與懶惰周旋

隻要你有決心與懶惰周旋,並且在實際的生活學習中持之以恒,那麼,燦爛的未來就是屬於你的!

有人問寺院裏的大師:“為什麼念佛時要敲木魚?”大師說:“名為敲魚,實為敲人。”

“為什麼不敲雞呀,羊呀?偏偏敲魚呢?”人們再問。

大師笑著說:“魚兒是世間最勤快的動物,整日睜著眼,四處遊動。這麼至勤的魚兒要時時敲打,何況懶惰的人呢!”

“懶惰”是個很有誘惑力的怪物,人的一生誰都會與這個怪物相遇。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極端的懶散狀態和輕微的憂鬱不決。

比如,早上躺在床上不起來,起床後什麼事也不想幹,能拖到明天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給別人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自己不想懂,不會做的事自己不想做。生氣、羞怯、嫉妒、嫌惡等都會引起懶惰,使人無法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活動。許多本來可以做到的事,都因為一次又一次的懶惰拖延而錯過了成功的機會。

麵對惰性行為,有的人渾渾噩噩,意識不到這是懶惰;有的人寄希望於明日,總是幻想美好的未來;而更多的人雖極想克服這種行為,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因而得過且過,日複一日。

持續的悲觀厭世、隻說不幹、對任何工作都挑三揀四、生活態度消極,這些都是先天的懶惰特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對這些懶惰情緒聽之任之,遲做總比不做好,消除懶惰永遠都不會晚。

隻有少數的人可以意識到自己的懶惰心理,明白這種心理是生長在自己內心的又一“怪物”,需要自己與他周旋……

當你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時候,你應該怎樣與“怪物”周旋呢?其實,做一些難度很小的事或是你最愛幹的事,也可以做些你想了很久的事。不要隻看結果如何,隻要這段時間過得充實就該愉快。

另外還可以把事件劃分成若幹的細小的部分,然後再逐一的完成各個細小的環節,從而達到把整個事件都完成的目的。

麗麗是個在外企工作的白領,平常很注重儀表。有一天她無意中發現自己的體重竟然增加了五六斤,這使她大吃一驚,她準備開始減肥。於是報名參加了健美訓練班,還專門買了健身器械放在家裏。

可是,每次下班之後,躺在軟綿綿的席夢思床墊上,她就再也不想動彈了,就連廚房裏的家務活,也開始逐漸由老公來代替了。

半個多月過去了,訓練班一次也沒去過,而健身器械除了老公之外,她基本上就沒碰過,老公埋怨她說:你怎麼越來越懶了?

自己定的計劃也不執行。麗麗卻很委屈,上了一天的班,都快累死了,你還這樣說我。話雖這樣說,可她還是很發愁,這樣下去,自己的體重會不會再次增加啊?為什麼一下了班就什麼都不想幹了呢,自己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觀念突破:懶散還勤快

其實麗麗的行為就是一種懶惰的表現,是自己內心的“怪物”讓麗麗無法擺脫懶惰的心理。

特別是麗麗減肥的不實施,更加大了懶惰的情緒。懶惰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是一種十分有害的精神病毒,它的危害不亞於鴉片。當一個人被惰性所支配的時候,整天沒精打采,死氣沉沉。或者沒有競爭意識、沒有學習的欲望,整個生活都枯燥無味。應該說,惰性在每個人身上都是存在的,隻是或多或少的問題。

懶惰可以抑製思想和激情,有時候它讓人們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或躊躇不得誌。最可怕的是,懶惰是所有惡習的根源。一方麵,懶惰是個喜歡糾纏你的“怪物”,需要終結它;另一方麵,當懶惰很明顯或持續地表現出來的時候,你又不應該急於求成,希望盡快擺脫它,急於求成反而容易使你陷入絕望。重要的是找出懶惰產生的原因。

工作和身心疲勞都會產生懶惰情緒。這樣產生的懶惰,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避免使你筋疲力盡。這時,好好休息是非常必要的。一會兒全部的懶惰症狀就都會消失,而你又會精神飽滿起來。

懶惰也可能是你生病的征兆。有很多病可以使一個人什麼事也不能做或什麼事也不想做。一個人內分泌失調或患有心血管病、消化道疾病、過度緊張和貧血都會產生懶惰情緒。這樣產生的懶惰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采取特別的措施,隻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健康狀況就可以了。

懶惰也是缺乏自信心的一種表現,懶惰的人往往認為,與其幹沒有把握的事,不如不幹。所以就放棄了努力爭取的機會,失去了勤奮搏鬥的精神。人生難得幾回搏,不拚搏,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隻要努力拚搏,就沒有征服不了的困難。

許多事雖然看起來很難,似乎自己無法解決,但隻要動手去做,就會發現原來也是可以解決的。天才來自於勤奮,成果來自於辛勞,多出一份力:才能多獲一份功。曆史上凡是做出重大成就的人,無一不是一個勤奮者,應該以他們為榜樣,樹立自信,激勵自己,克服懶惰,勤奮拚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