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露布傳飛捷(1 / 2)

長安東市,車水馬龍,摩肩接踵。這裏依舊恍如盛世,絲毫不見關外山東的腥風血雨。不知是誰喊了一句,百姓們便呼呼啦啦向康陽坊方向擠去。

混在人群中的有一名布衣胖子,被人潮推著不由自主的移向康陽坊。這個胖子正是左龍武軍錄事參軍陳千裏。在他身旁還有一位同伴麵露急躁,低聲說道:“唐律官吏無故不得入市,若是被發現難免會被有心人抓住大做文章,這個熱鬧你我兄弟還是不要去湊!”

陳千裏扭著肥碩的身子,試圖逆人流而去,但好半晌都難有寸進,臉上流露的則全是無奈的苦笑。

“陳某也不想去湊這熱鬧,奈何雙腳已經不聽使喚了!”

如這種近似失控的場麵,很快就會引來南衙禁軍,到時候挨個盤問之下難免會泄露了身份。此時趁亂先行離去的確是不二選擇,奈何事與願違,陳千裏與李萼越想逆流而走,卻硬是生生被人流推著往康陽坊方向去了。

此時,陳千裏反而一副既來之則安之的神態,見李萼一副憂急欲死的模樣,便寬慰道:“李兄何必如此,又不是多大的事體!”

唐朝到了天寶年間,隨著盛世的全麵來臨,法度也漸趨廢弛,全不似武後當政之時那般嚴刑峻法了。就算不許官吏隨意出入市場,尋常時候也不知多少人微服而來尋一尋平日裏在官署中難得一見的新鮮熱鬧。

陳千裏和李萼兩個人正是在龍武軍中閑的無所事事,才相約到東市來瞧熱鬧,不想頭一次犯禁,居然就趕上了百姓鬧亂子。

“快看,快看,是胡人……”

隨著逐漸靠近康陽坊外的四馬大道,百姓們的紛紛議論之聲也愈發清晰。陳千裏對胡人二字分外敏感,便抻著脖子向大道東麵望去,但由於人流洶湧,很快又被人推搡著繼續跌跌撞撞的向前移動著。

反而是李萼身體清瘦而長,稍稍踮起腳尖便見遠處一隊騎兵踢踏而來。

“陳兄,看著好像是唐軍!”這些人的衣甲裝束與長安內外的南北衙禁軍截然不同,如果不是從隴右或者朔方而來,便當是從潼關方向來的。

很快,騎兵由遠而近,其中還有不少騎兵在扯脖子呼喊著:“潼關大捷,斬殺胡狗無算,俘虜數千……”

前些日子,青龍寺外堆積成山的胡狗首級讓長安城的官員百姓們開了眼,現在聽說又是一場大捷,便也都覺得順理成章,若是戰敗了才是大稀奇呢!

大唐盛世,開邊拓土,唐軍聲威廣布四夷,對付區區胡狗叛軍還不是手到擒來?隻聽說安西節度使封常清被胡狗叛軍打的滿地找牙,市井間均不無唏噓,都說名將難求,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啊!

長安百姓向來愛看這等熱鬧,遠遠的便已經有百姓扯著嗓子回問著:“敢問是哪位將軍力挫胡狗了?”

當先一名校尉雙手抱拳朝左上虛抬了一下,“監門將軍督戰之功,潼關田將軍以身用命,不負天子重托厚望!”

百姓們嘖嘖連聲,這兩位都是聲名不顯的人物,不過官職比起那個新安縣尉來,還是要大了不少。

隨著騎兵的行進,眨眼間便能看到長長一串蕃將胡兵垂頭喪氣的魚貫而來,這些人都被卸去了被卸去甲胄和武器,但身體一閃卻都還算完好,百姓們並未直觀的感受到血戰的氣息。

混在人群中的陳千裏聞言卻是悚然一驚,繼而又表情忿忿。

“老閹豎!”

李萼也是大為驚訝,但隨即又歎了口氣,“不管閹豎如何橫行為惡,大敗叛軍逆賊,總是對朝廷有好處的。陳兄也不要過於糾結,糾結於秦少府之死!”

他雖然也厭惡邊令誠的為人,但終究是不像陳千裏那般與秦晉感情深厚,是以很容易便站到了理性的立場上來看待這場被大肆宣揚的勝利。

陳千裏也知道李萼的話有一定道理,但他就是對那老閹豎難以放下心中的猜疑和憎恨,雖然並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秦少府死於此人之手,但他心裏卻有八成可以確定,秦少府之死一定與這個老閹豎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南衙的禁軍趕來維持局麵。不過,讓陳千裏和李萼大為鬆了一口氣的是,南衙禁軍並沒有封鎖東市逐個人頭的盤問,僅僅疏導百姓盡快有序的離開這裏。

鬧鬧哄哄的約有一個多時辰,東市才又重新恢複了平靜。沿著永興坊東麵的大街,兩個人一路向北,打算返回龍武軍衙署。陳千裏看向天邊逐漸落下的夕陽,隻覺得無比沮喪蕭索,如果秦少府不死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