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初刻,一則震驚全長安的消息從大明宮內傳出,神武軍中郎將忤逆天子,已經被羽林軍關押。酒肆茶坊間不明所以,多數以為是宮中的不實謠言,在百姓眼裏,這位中郎將剛剛懲治了黑心糧商,又平抑了米價,可謂深得天子信重,怎麼可能轉眼間就獲罪下獄呢?
但也有人暗暗揣測,神武軍中郎將在爭執黑心糧商的同時,也得罪了糧商背後的真正東主,那些人都是顯赫的勳戚貴胄,俗語說“斷人財路等於殺人父母”,這等直逼殺父之仇的大恨事,很可能使得這位年輕的中郎將成為眾矢之的。
總而言之,市井之間,各種傳言不一而足,也沒人能說出個究竟所以然。然則,朝廷上下的百官們,卻都得到了確切的消息,秦晉被推出大明宮,押入北衙羽林衛駐地時,身上的冠帶袍服已經都被全數脫掉。而且,關押秦晉的地方本身就有違常理,按道理官員獲罪當交付有司負責關押審訊,甚少有關在北衙禁軍中的。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過,在涉及到聚兵謀反時,天子為防備萬一,才會將作亂的臣子關押在禁軍之中。
由此,有些官員自作聰明,已經得出了一個另所有人大感匪夷所思的結論。那就是秦晉涉嫌謀逆,已經被天子當場擒獲。
也有人認為,秦晉根本不可能謀反。且不論他的出身,就是神武軍中郎將也不過才履職半月有餘,一個月前此人還僅僅是個從九品的縣廷小吏,比這種既無出身又無資曆的中郎將強出許多的在京武官,在長安城中一抓一大把,又憑什麼謀反?
不管真相如何,很多人已經在背地裏拍手稱快。就因為秦晉在整頓長安巡防時,得罪了太多的官員權貴,至今還有上千名紈絝子弟關押在禁苑中等候審訊處罰。
當天晚間,就在議論漸漸平息之時,秦晉被抓一事又陡起波瀾。經高力士之口確認,秦晉被抓乃是彈劾當朝宰相楊國忠所致。真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任誰都想不到秦晉以幸進之資,居然敢彈劾天子寵臣,當朝宰相的楊國忠,這與蜉蚍撼樹又有何異?
然而,秦晉就這麼做了。百官們都想不通,比起哥舒翰的處處打壓,楊國忠對秦晉也算頻頻示好,此人究竟是受了什麼刺激,竟然瘋狗一般的亂咬人?
月上西窗,秦晉裹緊了身上木板一般硬實的被子,這次豪賭究竟是輸是贏他全沒把握,但心底裏有個聲音不斷催促他邁出這一步,此時此刻反而坦然了許多。
一聲歎息自幽暗的走廊中傳進了囚室。秦晉睜開了半閉的眼睛,目光穿過囚室的木欄,隻瞧見一個蒼老的身影立在那裏,是高力士。
“秦將軍何苦自討苦吃?”
秦晉對這個老宦官沒有惡感,答道:“國賊蠹蟲不除,大唐江山社稷危矣!”既然已經撕破了臉,他也就在無所顧忌。
“聖人口詔,秦晉,你要如實回答!”
盡管身在囚室之中,秦晉還是起身按照唐人禮法行禮應諾。
“朕待你不薄,你因何薄情寡義,有此悖逆之言?”高力士頓了一頓又道:“許是你勞頓失神,偶有胡言亂語,若將日間所言盡數收回,承認失言,朕可既往不咎!”
說罷,高力士又尖著嗓子補充了一句。
“秦將軍,聖人消氣後格外開恩,你可要斟酌仔細了再回答啊!”
他原本不必說這句話,然而偏偏卻說了,秦晉對他頓時又增好感。可惜,既然已經豁出去了,又豈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將軍好意,下走心領,但國是之見豈非兒戲?”隨即又拱手正色道:“臣之所言,字字句句都出自肺腑,國賊不除,朝廷危矣,大唐危矣!”
高力士似乎原本也沒報多少希望,聽到秦晉如此回答,神色也不驚訝,隻是又重重歎了口氣,沒再說一句話,轉身離開了囚室。
秦晉重新將身體裹在被子裏,囚室內四麵漏風陰寒無比,若不蓋嚴實點,難免凍壞了肢體。忽的,鐵鎖嘩啦直響,木門吱呀一聲開了,兩名囚室看守端來了一個銅盆,裏麵放滿了燒的通紅的石炭,重重摔在囚室中央。
“高將軍看你可憐,怕凍死了,特地吩咐下來,添上一盆炭……”
擱下冰冷的一句話,囚室看守鎖門離去。
秦晉伸出了幾乎要被凍僵的雙手,湊在火盆上烤著,火熱的溫度霎時間沿著雙臂向全身流淌,因為寒冷而僵直的身子也逐漸活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