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政事堂頒下褒獎文書,除此之外就別無他物。神武軍眾人期待的晉升和賞賜都全數落空。
“他娘的,政事堂這幫老家夥,拿張紙片來混弄人,當兄弟們是甚了?”
楊行本第一個破口大罵,他對政事堂裏的幾位宰相本就沒有好感,現在尋著了由頭自然不會口下積德。
“楊二,多少次告訴你要謹言慎行,難道沒聽過禍從口出嗎?”
盧杞對楊行本的屢教不改很是不滿,出言斥責。楊行本則呲牙笑著回應。
“都是軍中兄弟,誰還能傳出去不成?到了外麵,你看看我還說不?”
“信不信我現在就給你傳出去!”
“夠了!都聽中郎將的,沒事的全各歸各位,今日第一次訓練槍陣,心裏都有底了嗎?”
對於這幾位兄弟的爭吵,裴敬實在頭疼。說實話,政事堂的做法的確讓兄弟們心寒,但也知道這事是爭不來的,神武軍本就在演武中將宰相們得罪透了,還能指望他們笑臉相迎?現在隻看中郎將秦晉是什麼態度了!
秦晉料定了政事堂未必會給他們好臉色,卻也沒想到政事堂居然僅僅給他們頒發了一紙褒獎文書。這他娘的不是上墳燒廢紙,糊弄鬼嗎?
神武軍累死累活的逆襲了高楊陳三人的大軍,就算無非晉升軍中人的官職,於情於理也得給與一定的物質獎勵吧?
軍中的裴敬、盧杞等人所謂的校尉、旅率等職都隻是差遣,本官卻還都是自父輩那裏恩蔭來的小官,最高的也不過是正九品而已。這些人雖然嘴上不把升官當一回事,但秦晉卻知道,他們在意著呢,因此有有意為之爭取一番。
但現在看來,這個想法一時半會是難以實現了,除非有機會上陣,立下戰功,否則政事堂這關就過不去。
秦晉本想從自家拿出皇帝賞賜的金銀分發給神武軍眾將士們以茲鼓勵,但家老聽後卻連不迭的搖頭。
“家主萬萬不可啊!以私恩籠絡將士,乃朝廷大忌!”
經過提醒,秦晉在猛然警醒。為將者自掏腰包褒獎士卒,在天子眼裏,怕就成了籠絡人心,意圖不軌的前兆的了!想到此處,他不由得一陣氣苦,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究竟如何才能行?
他又沒想到,到了午時,竟又有了轉機。
天子從內庫中撥出了金三千,絹帛三千親自命張輔臣押送到禁苑的神武軍駐地。當一輛輛大車駛入軍營時,迎接他們的是響徹雲霄的歡呼聲。
“奴婢臨來時,聖人說了,中郎將帶出的神武軍驍勇善戰,政事堂的處置刻薄了一些,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這滿滿十幾車財物都是聖人從內庫中撥出,特地作為軍中賞賜之用的。”
裴敬等人激動了,天子居然還記掛著他們,為官為將不就是為了聞達於天子駕前嗎?現在天子居然還知道他們委屈,自掏腰包以作賞賜,如何能不讓人動容?
“中郎將,快領旨謝恩吧!”
張輔臣望著愣怔出神的秦晉,出言提醒。
秦晉這才恍然道:“聖人賞賜,臣愧領!”
“一點都不愧,聖人說了,中郎將本該得賞,若不是政事堂的宰相們攔著,還要分別擢升呢!”
關於賞賜的事,就這樣峰回路轉,神武軍將士們一時間也都忘卻了清晨時的不快,全身心的投入到槍陣的訓練中。
秦晉不禁感慨,軍中將士的要求其實並不高,三千金三千絹帛,分到每個人的手中不過是杯水車薪,但依舊興奮的和孩子一樣。同時他也在感歎李隆基籠絡人心的手段,僅僅舉手之勞,就以政事堂做了最好的反麵參照物。
然而,秦晉對皇權沒有天然的敬畏之心,對李隆基本人也好感欠奉,因此對他的這種籠絡手段並不買賬,隻不過樂見其成而已。
槍陣的訓練進度比想象中的要慢了不少,神武軍眾將士雖然有了數月時間訓練隊列的基礎,然則在結成槍陣的時候,效果卻反不如新安團結兵倉促上陣實戰的效果要好。
進行了幾次演練之後,秦晉就發覺了其中的問題所在。
唐軍步卒中,標配的製式武器都是一把製作精良的陌刀。反觀他們手中的木槍,實在是簡陋至極,而且這種看似笨拙的陣戰之法也實在和他們想象中相去甚遠。
在神武軍中,哪怕連普通的士卒都有官宦子弟,這些人的心氣和眼界之高,自然也是新安團結兵無法同日而語的。
出身高貴誠然可以使他們天然擁有寒門子弟無法體會的榮譽感,軍隊的凝聚力也較征募的平民強上許多,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是這與生俱來的驕傲,使得他們對手中的木槍甚是不屑,因而訓練的時候,便總不能全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