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再進長安城(1 / 2)

陳玄禮嗬嗬一笑。

“楊相公並非做夢,天子調隴右兆州的神策軍入京勤王。兵馬副使衛伯玉領三萬大軍已經到了,此時此刻就在長安城北桑林之側。”

說起來,衛伯玉現在還是楊國忠的部將。楊國忠在罷相複起之後,就一直兼任著隴右節度使之職,而隴右兆州神策軍正受隴右節度使節製。

“這,這都當真?”

就算陳玄禮一直在重複著絕無虛言,請楊國忠放寬心,楊國忠依舊難以相信,明明解不開的死局竟然奇跡般的解開了。

“大將軍且說,太子是如何敗的,秦晉那逆賊此時又在何處?”

說起秦晉其人,楊國忠咬牙切齒,恨不得生吃此人之肉。

陳玄禮的笑容裏浮現起一絲尷尬,他也對秦晉其人又恨又怕,卻絕不想再招惹此人。他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不是秦晉的對手,對方伸手翻雲,收手覆雨,絕非池中之物。若執意與之為敵,恐怕難以善終。

但是,他也沒有心情提醒楊國忠。再說,就算陳玄禮將自己的判斷說出來,楊國忠又怎麼肯信?

這種蠢貨一旦被仇恨和怒火遮蔽了眼睛,就像發了瘋的蠢驢一般,不撞的頭破血流,甚至肢殘臂斷,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現在的首要之務是平靖長安,迎接聖人重返宮中。陳某以為,當此之時,隻有楊相公最適合擔當此任!”

對於陳玄禮的提議,楊國忠自然是喜出望外,他本來在這次兵諫中是最窩囊的角色,從一開場就被抓了起來,其間甚至還差點丟了性命。現在天子重新掌控大局,正是撈取功勞的大好時機,陳玄禮現在將一樁現成的機會送到麵前,他又豈能錯失?

“大將軍既有所命,楊某責無旁貸。還請大將軍派出大軍於各坊市街道中抓捕趁亂行凶的的不法之徒,以定治安……”

陳玄禮心中暗罵,這廝果然是個蠢貨,不知道自己的斤兩是多少,難道這等事還等著他提出來,才有人能想的到嗎?

其實,陳玄禮之所以費力的將楊國忠提出來,不為別的,隻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他知道,皇帝已經失去了對他的信任。隻有楊國忠,身為貴妃的族兄,才會擁有著超然的寵信。

否則不是如此,陳玄禮又何苦給了這蠢貨撈取功勞的機會?如果但凡心中稍有些譜的人都不會伸手在橫插一腳不相幹的事務,隻做好投桃報李的事,便是皆大歡喜。

好在楊國忠還沒有蠢得離譜,在指手畫腳一番之後便提出來,要立即去見天子。

這自然正中陳玄禮下懷。不過,如何去見天子,還是有些說道的。

陳玄禮最初打算寫一封請罪的表文由楊國忠代為呈上,但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他的罪過不小,除非親自負荊請罪,沒有更好的辦法。

但就在楊國忠提出來打算見天子的要求之後,陳玄禮的麵前忽然靈光乍現,何不說服太子一同去請罪,給足了天子找補顏麵的機會,天子說不定便會恨意稍輕。

這個主意對太子而言,卻是絕容不得有半分的反對。所以,當陳玄禮親自到安國寺去請太子,一同到長安城北的桑林之側,向天子請罪之時,太子李亨一口就答應了下來。事到如今,沒了選擇,主動請罪,總比坐等懲罰要好那麼一星半點吧!

陳玄禮也不是全然智珠在握,對於由隴右而來的神策軍,他也存了一千個擔心,一萬個擔心,生怕天子在秦晉的挑唆下,發兵攻城。一旦兩軍交戰,那可就麻煩了。但陳千裏的分析卻讓他稍稍安定了一下心神。

長安畢竟城高池深,神策軍的三萬人也奈何不得。神策軍若想攻城,隻能等太極宮的大火熄滅之後,從神武軍控製的玄武門進入太極宮,再轉而攻入城中。但等到大火熄滅,至少已經是三日以後的事了。

以此而言,陳玄禮至少有三日左右的準備時間。

陳千裏的傷勢很重,能做的也就極為有限。然則,隻是一兩句話,也給了陳玄禮足夠的信心。正所謂當局者迷,也是他太過患得患失,竟連這麼淺顯容易看出的問題都視而不見了。

不過,陳玄禮卻不打算真的以三日功夫做準備。未免夜長夢多,自然是越快越好。

就在當天落日之前,陳玄禮親自遴選了一支超過千人的迎駕隊伍,出了延政門,浩浩蕩蕩的往城北桑林而去。

這些人中除了太子李亨,陳玄禮以及楊國忠外,還有城中四品以上的官員。這也是他們有所表現的最後機會,自然人人打破了頭也搶著要加入這迎駕的隊伍之中。

奈何長安城中的官員實在太多,五品以上的就已經以數千計。因此,為了精簡人數,陳玄禮以最快的速度擬定名單,再分派禁軍去“請”,居然隻用了半日的功夫就湊出了一支千人以上的官員迎駕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