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圍城以打援(1 / 2)

同羅部騎兵的速度極快,兩千多匹戰馬紛紛如離弦之箭,眨眼的功夫就衝到了叛軍步卒的軍陣之前。五千人的步卒雖然數量不少,但在騎兵迅雷不及掩耳的打擊下竟然有些應對失措了,這個結果顯然在烏護懷忠的意料之中,在他的戎馬征伐生涯中,曾經無數次以強有力的騎兵隊敵方步軍衝擊,隻要對方的箭矢難以達到打擊衝擊勢頭的目的,所有的步卒在他們麵前隻能是待宰的肥羊。

當然,這其中僅僅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秦晉曾在新安所率領的團結兵,他們以重弩做遠程壓製,又用數丈長的長槍硬撼騎兵的衝擊。盡管長槍陣前方的軍卒九死一生,但這種以命博命的打法,的確讓同羅部的騎兵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隻可惜,對方的步卒軍陣並不是秦晉所領的新安軍,他們沒有數丈的長槍,盡管裝備了為數不少的斬馬刀,但由於無法結成有效的陣型,其阻擊作用微乎其微乎其微

頃刻間,兩支騎兵分從左右斜斜的插進了五千步卒軍陣的兩翼,就好像兩把鋒利的長刀直刺入了人體的腹部。至此,兩軍勝負已分,烏護懷忠繼續催促戰馬加速,向前猛衝,撞翻一個又一個擋在前麵的敵兵。

騎兵作戰,如果對步卒軍陣做衝擊,最鋒利的武器就是速度,隻有憑借速度對敵軍透陣而過,才能徹底將敵軍的陣型衝亂,一旦陣型被衝亂,敵軍的士氣將會遭受沉重的打擊,往往這種情況之下,絕大多數的戰兵都會潰散奔逃。

更何況同羅部的騎兵分從左右兩翼同時衝擊,這就等於將其攔腰一截三段,造成的打擊影響與效果自是成倍增長。

烏護懷忠的衝擊速度足夠快到讓所有人難以抵禦,叛軍的五千人軍陣毫無懸念的陷入了混亂之中。兩支同羅部騎兵以極其微弱的傷亡代價對其透陣而過,透陣之後一直衝出去了裏許,他才下令減速調頭。

但猛然間,烏護懷忠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因為戰場的形勢並非完全按照他的預想發展,叛軍雖然陷於混亂之中,但仍舊試圖牢牢的釘在北洛水的右岸,這超乎意料的一點使他猶豫了。

烏護懷忠雖然勇悍但卻不是個魯莽之輩,對方超乎尋常的戰鬥意誌,使他預感到,一旦同羅部的騎兵被阻滯在亂兵之中,失去了速度的優勢,將會出現巨大的傷亡。而同羅部的騎兵滿打滿算才僅僅一千人,怎麼可能禁得起這種消耗?更何況這種消耗對它們而言又是毫無意義的。

這時,他才想起了分兵之時秦晉的再三叮囑,他與同羅部騎兵身為大軍前鋒,任務絕非是殲敵,而是偵查敵情,掃清遊騎,真正的硬骨頭一定要等到神武軍的主力抵達後再做清理。

如果在一年前,烏護懷忠會毫不猶豫的拒絕這種膽小如鼠的命令,可是經過了自新安以後的一係列挫折以後,以往的銳氣已經不複存在。這對他而言未必是一件壞事,失去了近似於魯莽的自信以後,在更多的時候可以做理性的思考。

比如當下這種情況,烏護懷忠就明白,如果對已經陷入混亂的叛軍軍陣做再次衝擊,結果就很可能是騎兵的馬力漸失以後,使他們陷入亂軍的泥潭之中,而遭受難以承受的損失。

在烏護懷忠的預計中,經過兩次透陣之後,叛軍潰逃,然後他們再於後麵尾隨追擊剿殺,如此一來就可以將其蠶食殆盡。

現在這種計劃落空了,就算再心有不甘,他都隻能下令暫停攻擊。

……

“校尉,胡狗撤了!

虯髯校尉周匄雙目赤紅,這股胡人騎兵的戰鬥力實在過於強悍,竟然僅僅用一千人的規模就將他們衝的慘敗,就在他下定決心死戰到底的時刻,對方竟然識趣的撤了。在得到了喘息之機的同時,他感到的並非慶幸,而是一種來自於內心深處的恐懼。

“這些人究竟是從何處來到馮翊的?難道他們已經攻破了潼關?”

“怎麼可能?潼關左右的關隘有大小數十座,每個都首尾相互照應,豈是輕易可破的?校尉想的多了。”

一名旅率認為周匄的想法有些過於悲觀,如果胡狗真的從潼關處破關而入,他們也就真的完蛋了。

其實關中於驪山之東的關隘並非潼關一座大關,而是由大小十餘座關隘組成的防線,而這道防線從黃河以北的河東一直延伸到南麵的茫茫崤山之中。叛軍想要攻破這些大小關隘絕非易事,而且就算攻破了其中一處關隘,與其到北洛水來,不如沿著渭水一路攻略沿途州縣來的實在。

“不管如何,咱們在來之前已經向皇甫將軍立下軍令狀了,一定要在北洛水右岸死戰不退,如果就這麼逃了,咱們還有何顏麵苟活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