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夜半又心驚(1 / 2)

商陽關大戰之後,長安市井竟漸漸恢複了以往的活力,雖然物價仍舊居高不下,但一次大戰斬首數萬,使得叛軍無功而返,這讓所有人都覺得平定亂局指日可待。

不過隨著逐漸複活的長安市井,一些無風起浪的傳言竟也在坊市街道間紛紛揚揚的傳了出來,竟至數日之間就在長安內外掀起了軒然大波。

“混賬!”

楊國忠怒氣中衝,責罵了身邊的仆從,一罵就是整整一個下午。而他本人也在興慶宮內被天子罵了整整一個上午,現在隻不過是將在宮中受的氣發泄到自己的奴仆身上而已。

“去市井間查,查出來,究竟是誰在散布謠言!”

“是,是,老奴這就再派人去查,一定查的出來的,請家主放心!”

須發皆白的老仆聲音顫抖,他從沒見過家主如此動怒,已經被嚇的不知如何是好。

“查出個狗屎了?一整天時間,你們查出甚了?再沒有結果,也就別再出現於楊某麵前了!”

楊國忠與孫孝哲私下間談判的消息,竟在一夜之間不脛而走,而且在坊間還傳的有鼻有眼。不明真相的官員都瞪大了眼睛,緊閉著嘴巴,等著看戲。而身為當事人的楊國忠卻覺得怒火中燒,因為謠言中所涉及到的都確有其事,如果不是知情者特地將這些消息公之於眾,那才見鬼了呢!

可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楊國忠無力的倚靠在軟榻上,閉著眼睛在心裏將所有的知情者一一默數一遍,這件事他乃是奉天子之命去做的,天子自然是知情者,但泄露消息的人一定不會是天子,因為這麼做已經連天子都牽連進去了,連累天子的聲望受損。

第二個知情者就是與楊國忠同在政事堂為相的門下侍中魏方進,這個魏相公雖然平時與楊國忠不睦,但卻為人謹慎圓滑,絕不會貿貿然用這種極易暴露的手段以謀求上位。因為就在上午,天子連魏方進也罵了一通,如果他這麼做是為了排除異己,那麼結果卻是傷人傷己的。楊國忠不相信,以魏方進的聰明,會蠢到如此地步。

那麼,知情者就隻剩下了一個人,那就是身在潼關領兵的中書令高仙芝。一想起高仙芝,楊國忠就忍不住很得咬牙切齒,堂侄楊行本正是因為此事慘死在高仙芝的手中,新仇舊怨夾在一起,已經讓他覺得像火燒一般。

“好高麗奴,楊某一直對你諸多隱忍,現在居然騎在楊某的脖子上拉屎,是可忍孰不可忍!”

忽然,外麵響起了家奴的聲音。

“相公,京兆尹韋濟求見!”

“韋濟?不見!”

聽說是韋濟,楊國忠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接見此人。雖然韋濟的為人甚為圓滑,對楊國忠也恭謹有加,亦從未有過拆台之舉,但他實際上早就知道,韋濟這個京兆尹與秦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這種敏感時刻,豈能再見這種身份背景極為複雜的人?誰知道韋濟究竟安了什麼心思。

不過外麵的奴仆卻並沒有走,而是回答道:

“京兆尹韋濟好像料到了相公不會見他,還交代了奴婢,如果相公拒絕相見,將讓奴婢將一樣物什呈上!”

“物什?甚物什?拿進來!”

楊國忠隻覺得此事頗為蹊蹺,韋濟既然有這個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一定不會見他,又何苦執意相見呢?

奴仆推門進來,將一封書信交給了楊國忠。

楊國忠接過書信,順口問那奴仆:

“韋濟除了這封信,還說了甚?”

“京兆尹說,相公看了這封信自會知曉!”

楊國忠一頭霧水,不知韋濟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撕開了信封的火漆封口,裏麵露出了一封帛書。但抽出來展開之後卻發現,這並非一封書信,而是一份禮單。他立時被弄的更加糊塗了,韋濟在這個時候送自己重禮,究竟有什麼圖謀呢?

再看禮單上記錄的東西,可不僅僅是金銀一類的東西,從西域美玉到南海的玳瑁珍珠,無不是稀世珍品,恐怕皇宮中錯儲藏的珍寶也不外如是,韋濟竟也舍得下血本。

當楊國忠的目光繼續看下去卻忽然看到了應收禮物之人的名諱官職,然則,卻不是中書門下同三品的楊國忠,而是明明白白的寫著三個字,中書令。

大唐隻有一個中書令,那就是身在潼關的高仙芝,就算有人給他送禮,這封禮單怎麼會到了京兆尹韋濟的手中?

事件一旦牽扯了高仙芝,楊國忠立時就生出了濃濃的興趣。

“請京兆尹入正堂相見!”

楊國忠簡單整理了一下衣冠,離開了書房直奔會客的正堂而去。抵達正堂時,府中奴仆已經引著京兆尹韋濟緩步進入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