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戰局見花明(1 / 2)

盡管秦晉已經做好了最後的準備,但一直滯留在河東城中的杜乾運卻在忙活著集中資源,撤離此地的準備。崔煥在隨著秦晉視察各處的間隙中,無意發現了一直躲著秦晉的杜乾運。

杜乾運的商人身份他早就知道,但也沒想到戰局尚未明朗的情況下,此人居然就已經打起了腳底抹油的鬼主意。見此人急急欲走,崔煥怒從心頭起,三兩步上前,一把扯住了他的袖子。

“全軍上下都在以命相搏,獨獨你這無義商賈卻在打著偷偷開溜的主意,府庫中的財貨都是郡中所有,要走你就一個人走!”

杜乾運被崔煥扯住了袖子難以脫身,麵露難色,又笑臉逢迎道:

“參軍誤會了,卑下亦曾領軍與安賊作戰,現在也身兼官職,豈,豈能做那等事……”

“巧言詭辯,難道崔某親眼所見都是假的嗎?”

崔煥被厚顏無恥,瞪著眼睛說謊話的杜乾運氣的渾身發抖,他指著滿院子已經打包好裝車的物資,恨聲質問。

“這,這,參軍請,請聽卑下解釋……”

崔煥冷笑,“希望你能說出個合理的解釋,否則崔某現在就將秦使君請至此處,看你如何蒙混過關!”

秦晉的心思現在全在城防上,剩下的兩千多團結兵軍紀渙散,戰鬥意誌薄弱,他必須時時與這些人吃住在一處,因而崔煥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他的佐吏,負責與城中各處官署的聯絡與協調。

這種信任讓崔煥更是謹慎對待,不敢有片刻鬆懈,在目睹了杜乾運背著秦晉偷運物資之後,他再也忍不住要管閑事了。

“參軍誤會了,使君雖說要與河東城共存亡,但不論絳州一戰結果如何,和安賊的仗不還得打下去嗎?這河東城內物資若不及早運回馮翊去,難道還留給安賊來接收不成?”

這一番解釋倒是出乎了崔煥的預料,他向反駁,但又覺得有些道理,一時間竟有些踟躇了。杜乾運見崔煥的態度有所緩和,便趁熱打鐵。

“這些東西沒有使君的手令,卑下就連一針一線都運不出去,四門的守將都是使君親自任命的,豈能任由卑下胡來?現在將一切都準備好了,萬一局麵敗壞,事不可為,咱們就是抬也得把使君抬回馮翊去,在蒲津還有咱神武軍的精銳,馮翊和河東郡之間還當著一條大河,到時仍舊大有可為啊!”

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杜乾運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一旦絳州大戰慘敗,裴敬、盧杞與皇甫恪勢必將難以幸免,在內外孤立的情形之下,河東城便成了真正的孤城,守住了仍舊是孤城,守不住秦使君豈非白白犧牲了?

到這一刻,崔煥早就將對秦晉的偏見丟到了九霄雲外,隻覺得杜乾運這個商人居然也有如此冷靜的頭腦和長遠的目光,不禁大為感歎,秦使君麾下果真人才濟濟。

不過,他還是有一絲一縷,“這件事瞞著秦使君終究不好,都知道神武軍軍紀嚴明,從不姑息枉縱,一旦……”

杜乾運卻滿不在乎的笑道:

“軍法是針對神武軍的,卑下乃朝廷命官,要處置也當以國法處置才是。再說,那條律令規定了,將物資打包裝車是違禁的?參軍可看好了,這些大車沒有一輛出了府庫的場院大門。”

詭辯,這廝真能詭辯。崔煥暗暗品評著,卻也對杜乾運這股無賴勁頭頗為讚同。

“既然如此,崔某便隻做不見,還有要事在身,告辭!”

崔煥辦完了公事,急急返回去見身在東城樓的秦晉,上了城牆天就已經黑了,他剛打算進入敵樓之中,卻陡然聽得城牆外有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這讓他的精神驟然緊張起來,難不成是叛軍的前鋒騎兵抵達了?

秦晉的反應比崔煥還快,三兩步就出了敵樓,來到城牆上手把著女牆向外張望,但麵前除了漆黑一片的虛空什麼也看不見,隻有愈來愈近的馬蹄聲向催命鼓一般震的人心神皆顫。

“孤山捷報,捷報,叛軍大敗而走……”

戰馬奔至城下,馬上騎士扯開了嗓子大聲呼喊。

霎時間,城上的人,都仿佛如墮夢裏,但很快團結兵們就陷入了歇斯底裏的歡呼與興奮之中,包括崔煥在內都激動的手舞足蹈,勝利來的太突然,讓人觸不及防。秦晉在收到了捷報之後,反而覺得疲憊極了,眼皮沉的就像掛了兩個鐵球,整個人仰頭便倒。

城上眾人頓時一驚,崔煥就在秦晉的身邊趕忙上前要扶起突然倒地的秦使君,卻忽然聽到了如雷的喊聲有節奏的陣陣響起,不由得鬆了口氣,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