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了?”
李泌端起瓷碗,晃了晃熱氣騰騰的茶湯。在他麵前站著一名青衣仆從,說話時低著頭,神色有些緊張。李泌作為天子在潛邸時就看重的人,將來前途一片大好,但也有個公認的毛病,那就是待人稍顯刻薄,在他身邊做事的人不論官員或者奴仆,甚少有能得著好的。
但世事便是如此,隻要有足夠的誘惑,便會有人前仆後繼,天子信重之人這四個字就足夠了。
“郭子儀就在門外,家主現在就見?”
一口熱茶湯下肚,李泌輕輕點頭,示意仆從將人領進來。
不消片刻功夫,一名身高七尺的壯漢走了進來。
“李侍郎連夜喚郭某過來,可有要事嗎?”
郭子儀對李泌恭敬一揖,便開門見山表明自己的疑問。李泌嗬嗬一笑,連忙從座榻上起身,親自拉著他落座,並在他身旁也坐下了下來。
“秦大夫不顧危局,為一己私利而出走,江山重擔現在全落於郭將軍之手,李某日日憂心,難以成眠。”
對李泌所說的話,郭子儀隻靜靜的聽著,並不多說一句,對推到自己麵前的茶湯也來者不拒,端起就一飲而下,似乎全然不在乎那是滾熱的茶湯。
“果然是壯士!”
李泌遲遲不進入正題,隻對郭子儀讚不絕口。其實他心裏也極是懊惱的,不知秦晉是如何在上百囚徒中選中的此人,現在看來那廝對看人選人上的確有獨到的眼光,可歎自己在這方麵差得甚遠。
正是存了對秦晉的忌憚,李泌才沒有急於表態,他想通過閑談來試探一下郭子儀的態度。誰知郭子儀似乎對閑談很不感興趣,也不像其他官員那麼可以討好附和自己,自然也就無從知曉其內心中的真正看法。
這反而證明了郭子儀的確不是易與之輩,僅憑這份城府就李泌身邊那群蒼蠅強了不止百倍。
“郭將軍現在一人身係千鈞重擔,李泌有一言不知當講否?”
郭子儀肅容正身道:
“請李侍郎指點!”
“指點不敢,秦晉出走後,長安城中暗流湧動,李泌希望將軍及時站出來,以雷霆手段撲滅謠言,恢複秩序,以保天子無虞!”
郭子儀直視著李泌,道:
“請李侍郎明示,何為雷霆手段?撲滅哪些謠言?恢複何種秩序?”
李泌與郭子儀對視了片刻,笑道:
“取締民營,恢複舊製!”
其實他的根本目標不在所謂的民營和製度上,而是針對執行秦晉政策的人。秦晉現在雖然走了,可被他以為左膀右臂的魏方進和崔光遠還手握重權。秦晉也正是籍由這兩個人在長安城中隻手遮天,連天子都奈何不得。
在李泌看來,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秦晉現在就大權獨攬,倘若擊退叛賊以後,豈非就成了曹操一般的人物?沒準若幹年後便會連大唐的江山也篡奪了。如果不是秦晉這次主動自投死地,李泌將一直被在門下侍郎的位置上被壓的死死的,而現在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因而取消了秦晉的舊製,也就意味著連同秦晉一黨也統統打壓了下去。
這個郭子儀剛剛從監獄裏出來,甚至作為死囚還險些死在法場上。秦晉個人的確於此人有恩,但對神武軍而言,軍中將校有多少人對他服氣?他在軍中沒有根基沒有親信,又如何管束那些桀驁不馴的神武軍諸將?
各種問題,李泌都一一替郭子儀想過了,所以他認為雙方在利益上是互有交換的,隻要郭子儀肯倒向自己這一邊,他就會出手幫他整頓長安城中的神武軍。
經過了多年的碰壁以後,李泌再也不試圖以道德和大義來說服別人,隻以利益相誘惑。他相信,郭子儀一定不會拒絕這個條件的。
郭子儀對李泌口中吐出的這八個字似乎毫不意外,當即起身離席,站在李泌麵前,鄭重一揖。
“承蒙秦大夫看重,囑以重任,郭某無一時不感到惶恐,今日陡聞門下侍郎一語,頓感茅塞大開,請受郭某一拜!”
本來還以為郭子儀還要繞彎子裝糊塗,李泌甚至做好了進一步相勸的準備,拋出更大的誘惑,但現在看來是不必了。
“有郭將軍這句話,李泌就放心了!”
高興之下,李泌也起身離席,又把郭子儀來回座榻之上,然後又一招手,示意仆從可以上酒上肉,痛飲一醉。
酒肉陸續端上來,郭子儀端起酒杯,笑道:
“郭某其實也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將軍但講就是,李泌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