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行刑儆效尤(1 / 2)

廣平王李豫得知此事以後急急趕來見秦晉,他清楚如果處置不好,甚至可以影響整個軍心。不過,等他見到秦晉以後,卻發現對方非但不著急處置此事,反而在忙著處置其他軍務。

“禦史大夫,聽說新軍鬧出了亂子,偽造手令出城,還死了不少人?”

秦晉點頭,算是默認。軍中隻論軍職上下,而不論爵位身份,因而李豫不拿廣平王的架子,秦晉也不必依照朝廷的禮儀參拜。

“死了四百餘人,活著回來了六百多人,其中有些人恐怕要落下終身殘疾。”

李豫有些忐忑問道:

“不知禦史大夫打算如何處置他們?”

秦晉輕描淡寫的答道:

“偽造手令出城,又死了這麼多人,情節性質極其惡劣,按照軍規當從重懲處,以儆效尤!”

李豫一愣,下意識的問道:

“六百多人,全部?”

“是的,不但活著的六百多人,就連死了的四百餘人,一樣要追究責任,不過念在已經殞身的份上,可從輕處罰!”

見秦晉的決心如此堅決,李豫試探著問道:

“敢問大夫,活著的如何懲處,死了的又如何處罰?”

秦晉由公案上抽出了軍法簿,攤開在李豫麵前。

“按軍法,首惡當處以梟首之刑,從者重責五十軍棍,攆出軍中,從此永不錄用!”

說完,他又補充道:

“還有一點需要廣平王出麵,那些身上有爵位的亦當全部褫奪。”

李豫又下意識的問道:

“全部?”

秦晉點了點頭。

“是不是過於……”

秦晉打斷了李豫的話頭。

“常言道,法不責眾,那些紈絝正是認準了這一點,才行事乖張,有恃無恐。如果不從重懲處,隻怕會給後來者留下極為惡劣的影響。”

李豫並非想以法不責眾來為眾紈絝子弟開脫,隻是一下子處置了這麼多人,他怕難以在李亨那裏交代。秦晉何許人也,一眼就看穿了李豫的心思。

“廣平王放心,隻要一切依照法度行事,有理有據,就算天子一時不滿,事後也隻會欣然讚同。”

被識破了心思,李豫有些尷尬的笑了笑。

“除了父皇那裏,這些人都是出身世家大族,如今尚未開戰,就要處置了他們,怕隻怕得罪了這些人,會暗中掣肘!”

廣平王李豫雖然身為皇長子,但卻洞明世事,知道世家大族無論在朝廷還是地方上的影響力都絕不能忽視。

如果不問青紅皂白,一概處置,有可能會帶來無盡的麻煩。

猶豫了一陣,李豫還是開口了。

“禦史大夫難道就沒想過抓大放小嗎?”

秦晉知道李豫是好意,便笑道:

“如果真的抓大放小,又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何異?又怎麼能夠起到警示的效果呢?”

“可如果這麼做了,大夫就會得罪光了他們……”

秦晉哈哈大笑:

“我秦晉豈是瞻前顧後之人?如果那些大族隻為一己之私,得罪也就得罪了,怕從何來?”

頓了一頓之後,他又提醒李豫。

“這樁事廣平王最好不要參與其中,讓那些世家大族的怒火隻衝著秦某一人而來就行!”

聞言,李豫有些激動,急道:

“李豫身負新軍提調的差事,怎麼能隻讓大夫一人負責?萬萬不可!”

秦晉阻止了李豫。

“廣平王不必如此激動,此乃秦晉分內之事,此前得罪的人已經不少了,還怕再添上幾家嗎?”

兩人正商談的功夫,隨從忽來稟報:

“韋濟求見!”

韋濟?

此人先前在秦晉的運作下履任了京兆尹,對修建鄭白渠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此人心機深沉,轉眼就投靠了楊國忠,以圖謀更大的發展。

也因此,神武軍一係的人與其分道揚鑣,他也沒能謀得更大的發展,反而被安排了個有名無權的散騎常侍。

今日,韋濟突然腆著臉求見秦晉,用腳趾頭想也能明白,定然是要為他的同宗兄弟求情。

秦晉一早看過鬧事紈絝的名單,其中京兆韋氏的子弟韋潛赫然其上,韋濟身為韋潛的同宗兄弟,居然也賣得老臉,親自趕來求情。

廣平王打算回避,秦晉卻攔住了他,不過區區韋濟,沒有道理讓廣平王回避。

於是,他安排了李萼去接待韋濟,不管什麼事,都絕不能答應下來。

韋濟果然是為了給自己的同宗兄弟求情而來,進入偏廳後,隻見李萼獨坐其中,不免有幾分失望,左右望了望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