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大難各自飛(1 / 2)

興慶宮,宮門外開始平靜一片,但僅僅與之一門之隔的內部卻是殺意森森,魚朝恩陰沉著臉,左近站著的都是他最親信的部將,也正是因為這些人他才得以從張皇後的辣手下逃脫。

“殺了,一個不留全都殺了!”

魚朝恩說話時,臉上的肌肉甚至都在抽搐,對於那些無辜的人也沒有半分憐憫之心。

片刻之後,數十顆血淋淋的人頭被擺在了他的麵前,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送到大明宮去,讓那些與某為敵的人看看,這就是下場。”

被下令斬殺的數十個人正是那禁軍將領的家室子弟。說起來也也多虧了魚朝恩安插在張皇後身邊的一名宦官。當他將張皇後動了殺意的消息送出去之時,魚朝恩的親信部眾聯係不上他,便隻能出此下策,以期達到要挾的目的。非但如此,大明宮禁衛的諸多將領家人子弟均遭綁架,那些無辜的人也同樣沒能逃過一命,最終慘死在魚朝恩濃濃的恨意之下。

“軍使,咱們殺進宮去,廢了張氏和他的兒子,另立新君,也好揚眉吐氣,把持超綱!”

麵對部將的勸說,魚朝恩卻自有想法,他十分清楚長安內外的局麵,眼看著二十萬吐蕃大軍兵臨城下,身為執掌大權之人的張皇後不但沒把心思用在退敵上,卻仍舊想著爭權奪利,可以想見,這長安城一定是守不住了。既然守不住,行了廢立之事又有何益呢?

見魚朝恩默然不語,又有部下勸道:

“現在張氏已經沒有能力掌控朝廷,城內的各部兵馬也都亂了,如果不趁此機會舉大事,隻會白白的錯過了良機,讓旁人搶了先機!”

良久,魚朝恩才陰惻惻的問道:

“可用之兵究竟有幾何?”

神策軍在籍的兵馬,總共有五萬之數,大體上與左武衛相當,但真正有戰鬥力的也就兩萬人上下。

“咱老神策軍的底子,一萬餘人,均願為軍使效死!”

魚朝恩哈哈大笑:

“有一萬兄弟在側,某還怕從何來?走,隨我去金光門!”

金光門是神策軍負責守禦的地段,更毗鄰西市,是長安城內除了北部那些城門以外,頗為重要的一處城門。但神策軍諸將見魚軍使的注意力似乎並不在大明宮,都不免有些失望。

魚朝恩似乎早就下定了決心,激勵身邊的親信部將。

“八百年前,有人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天下也未必永遠是李唐一家的,既然他們不仁也就不要怪某不義!”

夜色更沉,更深,張皇後怒不可遏:

“就這麼把魚朝恩放了?負責的主將呢?帶來見吾!”

“殿下,負責的主將知道逃不過懲罰,已經偷偷的逃了!”

“逃了?”

畏罪潛逃,在禁軍中甚少出現,甚至可以說難以出現。但偏偏此時此刻就出現了,張皇後怒火疊著怒火,又要下令全城緝拿此人,卻見兄弟張清氣喘籲籲的趕了進來。

“姐姐,大事不妙,魚朝恩的部將殘殺了禁軍諸將的親族子弟,軍心,軍心怕是已經一瀉千裏……”

張清的話就像一記重錘,狠狠的砸在了張皇後柔弱的胸口上,隻見她搖晃了幾下,終是穩定住身形沒有倒下。張清也見機的快,趕緊幾步上前輕輕的扶住了姐姐。

“姐姐千萬保重身體,以臣弟估計,城內諸軍怕是已經失控,此時若再走,拖延下去機會隻會越來越少!”

張皇後沒了主意,隻掩麵而泣。

“你自拿主意,吾同你的便是!”

張清剛要將自己的籌劃告知張皇後,張安也惶急不安的進入殿內。

“一切已經安排妥當,請姐姐移駕,趕快出宮吧!”

此時的張皇後早就沒了主意,便任由兩位兄弟扶著出殿,才出了殿門口,又像被燒紅的老鐵燙了一般,激動的喊道:

“侗兒和佋兒在何處?”

張安一邊上馬,一邊答道:

“定王與興王都已經在馬車上了,要走便必須趁夜,一旦天亮,還不知道有多少變故!”

他說這話時是驚魂未定的,因為就在半個時辰之前,他的馬隊居然遭到了一支左武衛人馬的衝擊,好在對方弓馬並不嫻熟,自己才堪堪逃了一命。

如此,他也意識到,長安城的局麵已經失控,姐姐張氏雖然善於弄權,但在吐蕃人大兵壓境的情形下,所有看似穩固的平衡都已經被打破,各方心懷鬼胎的勢力都在蠢蠢欲動。

“報!”

遠處有軍吏疾奔而來。

“北禁苑民營破城而走……”

張氏姐弟三人臉色頓時劇變,北禁苑民營是一顆棄子,但他們在沒有指揮的情形下居然破城而走,這其中隱含的信息也太過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