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天長路漫漫(1 / 2)

官員們見禁軍走的遠了,才三五一夥的竊竊私語,紛紛打聽那姓張的員外郎有什麼來頭,說起這員外郎的官職也就是個芝麻綠豆大小的官,平時根本就沒人注意得到,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不知道他的來曆。

總算在刑部還是有官員使得此人的,一名郎中指著張員外郎消失的門口,嘖嘖連聲道:

“諸位可能不知道吧,此人是張氏那賤婢的同宗,論輩分張氏還得管他叫一聲叔,可惜啊……”

這時便有人覺得奇怪,如果那位張員外郎是張皇後的同宗,又在朝中為官,以張皇後任人唯親的性子又因何隻給了他一個小小的員外郎做呢?了解底細的郎中捧腹笑了起來。

“就連這員外郎還是在天寶年升任的,當時太子備受打壓,差點受了牽連罷官奪職呢……誰知道張氏飛黃騰達以後,獨獨對這宗親刻薄的很,其中因由恐怕不為外人道啊。”

人的本性大抵都是相通的,說起其中許多幕後隱秘的新聞都直直的支起了耳朵。

忽然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眾人循聲望去,卻見秦晉於簇擁下出現在了政事堂。

“……拜見秦大夫……”

別看官員們在私下裏對秦晉並不甚尊敬,可在他的麵前是絕沒有人敢放肆的,乖乖的鞠躬行禮。

秦晉道這裏來是聽說了有人鬧事,而百官們似乎又對天子詔書有不少的揣測,於是便決定親自來看看。

果不其然,這些八卦新聞漸漸發酵,都是秦晉所不願意看到的,如果有的選擇,他必須盡快平息這些揣測,兵將輿論引導向健康的方向。然則,引導輿論又何其容易呢?他也姑且隻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了。

“諸位同仁不必拘禮,秦某在軍中慣了,如果都是這般動輒大禮到讓人不自在……”

他隻說閑話而絕口不提天子詔書一字一句,因為他隻能等著別人發問,如果由自己的口中說出來,那就落得痕跡太明顯了。

不過,秦晉還是低估了官員們的膽量,別看他們在背後時口燦如蓮花,真到了關鍵時刻,便都隻有閉嘴的份。目光左右前後掃過了一圈之後,還是沒人敢於發問自己心中的疑問。正巧,吏部郎中章傑一步三搖的走進了政事堂,抬頭發現秦晉正站在當場,腳下就不由自主的打了絆,好懸跌了出去,幸虧反應的快才勉強穩住了身子。

“秦,秦大夫可有吩咐?”

秦晉回頭見是章傑,便衝著他使了使眼色,又拿著腔調說道:

“路過政事堂,便來看看……”

偏偏章傑由於緊張,並沒有領會秦晉的意圖,隻急得抓耳撓腮,滿臉是汗也沒想出個合適的說辭來。

其實章傑在政事堂雖然隻有三五日的功夫,可一眾官員們不論品秩高低都像伺候祖宗一樣對他小心翼翼,無不逢迎。

畢竟章傑手中兼著考功封蔭的差遣,官員們以及官員們身後的子弟能否在這次克複長安的大功勞中占上一席之地,就全憑這位章郎中筆下的功夫了。

秦晉有些無奈,又覺得繼續留在政事堂隻會使氣氛尷尬下去,便對眾人作揖道:

“秦某還有要事在身,先走一步……”

說罷,秦晉大踏步走向門口,經過章傑身側時,又在他的肩膀上輕輕地拍了一下,以示鼓勵,同時也表明並沒有因為他的 不配和而生出怪罪之心。

這一回章傑終於成功的領會到了秦晉的心思,總算將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同時心底裏竟生出了些許的歉疚和遺憾。

看著秦晉消失在大門外的背影,章傑暗暗發誓,今後一定要多多揣摩秦晉的心思,也一定不會讓今天的這種尷尬事重現。

愣怔了好一陣,章傑才被眾官員的呼喊聲中回過了神。

官員們自然而然的又將章傑圍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詢問著關於自家有切身關係的問題。

當然,還有一樁事情也是不會不問的,那就是酒精從那些人裏選拔太子。

選拔太子的章程也是他幫著秦晉草擬整理成文的,明日在李承宏退位的當場就會宣布,而其中的內容現在還處於保密階段,絕不能像外人透露一絲一毫。

“諸位都稍安勿躁,朝廷不可一日無君,既然聖天子已經決意在皇子中擇選賢良為儲君,相信老天也一定會庇佑我大唐,選出位可以匡扶社稷的皇子,說不定明日的聖君也就出自於今日呢!”

官員們對章傑的回答不以為然,但又因為其掌握著大多數官員的考功封蔭,根本就沒有一個人敢得罪他,是以都幹笑著予以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