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郎中家遭劫(1 / 2)

李承宏高調宣布出家,在長安城裏引起了不小的波瀾,皇帝出家在唐朝可是頭一遭,老百姓們本著愛看熱鬧的精神將青龍寺門口圍了個水泄不通。以至於神武軍不得不出動大批的軍卒來維持秩序。不過,在沒有接到具體命令之前,他們也不便將圍觀的人群驅散。

田承嗣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第一件事就是立即趕往城北中軍帥堂去麵見秦晉,請示該如何處置李承宏搞出來的風波。豈料,秦晉得知此事以後卻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似乎早就知道此中內情一樣。

秦晉雖然不知道具體的細節,但也明白這一定是杜乾運策劃出來的事件,為了不使憤怒的官民將對吐蕃人憎恨轉到李承宏身上,也隻有讓他出家,了卻凡塵事,斬斷凡人根,才是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

不處置李承宏,秦晉自有他的打算,現在的關鍵在於要盡快的選拔出合適的人選以承繼儲君之位。

“百姓們愛看熱鬧也不必驅散,嚴加監視,防止鬧事就行!”

“是,末將明白!”

田承嗣還是有點擔心。

“末將隻怕某些人別有居心,萬一趁機圖謀不軌之事,一旦事發可就被動了!”

對於這一點,秦晉倒有十足的信心,這也不是他毫無根據的自信,而是綜合分析了所有情報之後而得出的一種概率。

“眼下最歡騰的就是那幾個皇子,雖然上躥下跳,卻也成不了什麼大事,李承宏隻要不擅動鬧事,一切隨他就是!”

“是,末將謹遵鈞命!”

秦晉看著田承嗣離去的背影,心裏也暗暗品評著他與其他部將的差別。田承嗣的能力在眾人當眾隻能算是中上之資,但有一點卻是旁人所不及的,那就是他的聽話,幾乎指哪打哪,根本不問因由。

而身為一軍之主帥,秦晉急需要裴敬、楊行本、盧杞這種有獨立想法可以獨當一麵的部將,同時也需要執行具體任務的得力幹將,總而言之,就是要人盡其用,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才會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承宏的插曲並沒有阻止章傑繼續清查襄王與杞王親屬的卷宗,很快,他就從中找到了問題,而且問題還很多。

比如襄王李僙的妻弟杜真,此人本就是京兆府大族,此前一直循規蹈矩,偏偏在吐蕃人破城時曾短暫的依附過魚朝恩,至於具體曾做了些什麼,卷宗上並無記載,隻是其在神策軍中所兼任的差遣,以及兼任差遣的時間在卷宗上記錄的清清楚楚,讓章傑覺察出這段時間內一定發生過什麼。至於具體發生了什麼,還要具體調查下去。

章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當即召來了吏部的令史,命他持公文去與神武軍交涉,調一部分軍卒幫助清查此中原委。

之所以不用吏部原有的差役,是因為這些人早就爛透了,交代他們辦差,十件得有九件幹砸了。

剛交代完了公事,派出去了解李承宏出家一事的書令史也急急趕了回來,將青龍寺外的具體情形一一描述了一番,章傑從田承嗣調兵監視的情況就可以大致判斷,秦大夫對此事的態度一定是默許的,所以他也就不打算多事。

現在唯一急待解決的就是秦晉交代給他的差事。

天近午時,章傑正打算用午飯,卻見家老急急來了吏部。

“家主快回去看看吧,京兆府來人,說是,說是咱們現在居住的宅子乃是有主的,並不是,並不是……”

章傑也對家老所說的情況十分意外,就安慰著家老,讓他慢慢說。家老緩了一陣,又喝了兩口水,才喘勻了氣。

“京兆府的人說家主現在的宅子是有主的,人家苦主找上門來,讓,讓家主騰出地方呢!”

有主?這怎麼可能?章傑進入長安以後特地調閱了戶口籍冊,自己所占的那處宅子上一任主人是門下省的一位官員,因為得罪了魚朝恩,早就被神策軍抄家滅族,滿長安城中,類似這等因為家人死絕了而空出來的宅子比比皆是。

現在從哪裏又冒出來的人呢? 不過,章傑也不敢一口就咬死了,萬一人家當真是僥幸不死呢?

“將此人帶來加我,如果咱們現在居住的宅子當真是人家的,還給他也就是了!”

章傑見家老還站著不動,就有些不耐煩的催促道:

“如何還不快去?”

家老捶胸頓足道:

“人家,人家已經領著百十人衝進宅子去了,家私財物都,都被……”

話還沒說完,家老就已經嚎啕大哭,這可讓章傑怒從中來,自打進入長安城以來,哪個不知道他是秦大夫提拔起來的得力幹將,哪個見了他不都是恭恭敬敬的,就連吏部的尚書和侍郎都和和氣氣的,居然還有人如此蠻橫無理的打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