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五章:惟願死西域(1 / 2)

“既然沒有什麼違法亂紀之事,足下又怕什麼呢?難道有不法之徒以死相威脅?”

秦晉這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閔修文是因為攪合進夏元吉與第五琦的派係中,現在不想被強勢回歸的韋見素清洗,很明顯他的恩主在這個時候並不打算出手相助,便隻能鋌而走險到神武軍中軍來碰碰運氣了。

這個閔修文倒是個十足的賭徒,秦晉暗暗冷笑,焉知他不會對這個朝秦暮楚的人動了是殺心呢?

“大夫容稟,下吏今日拜見大夫,除了自保以外,還是毛遂自薦!”

“毛遂自薦?”

秦晉登時就笑了,閔修文如果是個天賦異稟的大才,第五琦和夏元吉也不至於對他置之不理。現如今,此人自稱毛遂自薦,倒還真有幾分不要臉的勁頭。

“正是!”

“既然是毛遂自薦,便說說你自薦所憑持的本事吧!”

“下吏可為大夫解惑!”

閔修文說話時,麵不改色,氣不喘,絲毫沒有緊張之意。秦晉看在眼裏,暗道:不管此人有沒有真本事,這份膽量和演技也夠得上上品了。

“請足下具體說說,可為秦某解什麼惑?”

“大夫所頭疼的,不就是河北與安西的亂事嗎?”

“願聞其詳!”

“以下吏愚見,安西乃肘腋,河北才是腹心!安西乃錦上添花之地,河北才是長治久安的基石!”

秦晉點了點頭,閔修文說的沒錯,河北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太重要了,河北不寧,便等於斷掉中原王朝一臂。比如北宋,無法控製河北幽燕之地,導致進難以向前寸步,守卻無險可守。

現如今,契丹人一直是困擾著唐朝的大麻煩。玄宗皇帝正是為了大力打擊契丹人,才給了安祿山三鎮節度使的權力,然則收之東隅卻失之桑榆,最終這份權力的放縱隻帶來了更大的災難。

“這些道理並非常人看不透的,你可知,秦某因何猶豫?”

“無非是為廢太子所累!”

閔修文在提及廢太子雲雲,臉上絲毫沒有忌憚之色,仿佛就像是在說一個普通人家的普通人一般。

秦晉的猶豫確實是因為廢太子而起,如果不是李豫在西域搞風搞雨,他大可以將西域先放到一邊,等徹底平定了河北之後,再騰出手來蕩平西域亂胡。

而就在剛剛,秦晉再一次收到了苗晉卿的軍報。西進鉗製吐蕃而失蹤的郭子儀,確實在李豫軍中,而且攻陷敦煌郡的主將,也確係此人無疑。這雖然隻是對上一封軍報的確認,但還是讓秦晉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郭子儀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占據敦煌郡的目的怕也不僅僅是切斷河西與西域的聯係,更是有意向東占據河西道的治所,張掖郡!

而現在的河西,內部空虛,節度副使周泌是個庸碌的人,巡撫河西隴右諸道的苗晉卿雖然抵達了張掖,可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下沒有精兵強將,苗晉卿就是光杆的巡撫。

“實話跟你說吧,敦煌郡已經陷落了,亂賊正磨刀霍霍,準備殺向張掖郡,肘腋之疾的禍患近在眼前,難道能置之不理嗎?更何況,足下可知道領兵助逆的人是誰嗎?便是前朔方節度使郭子儀!”

“敦煌,敦煌郡陷落了?郭子儀”

敦煌郡控扼著安西通往河西的交通要道,此地一旦陷落,安西的唐軍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不抓緊時間收回敦煌,恐怕就都得交代在安西了。郭子儀的名聲是在至德元年長安守衛戰之後聲名鵲起的,又經過了數年的積累,已經成了朝中公認的,神武軍一係以外最知兵的將軍。此人附逆了廢太子,對唐朝而言怕是個極大的麻煩。

然則,河西的兵馬早就被朝廷調往中原平叛了,又在宰相房琯的手中全軍覆沒,這些損失的兵馬又長達一年得不到補充,現在的河西可謂是空虛到了前所未有的極點。

這也是去歲吐蕃敢於長驅直入關中,占領長安的關鍵因素之一。

閔修文強提著一口氣,直至此時,他才發現安西的局麵怕是遠比自己想像的要嚴重的多,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些肘腋之疾,腹心之患的話可就真成了屁話。廢太子占領敦煌顯然是誌在河西的,一旦河西糜爛,勢必將波及隴右,隴右一旦出現問題,關中也就近在咫尺了。

好半晌,閔修文才穩住心神,又強打精神說道:

“敦煌郡失陷,河西危矣,卻仍舊不是旦夕可解的危局,大夫若想,若想平亂,仍需有先有後,現如今朝廷大部分兵馬都在河東河北河南,為的就是做蕩平河北史賊的最後準備,如果調往河西,河北戰局勢必難免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