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蔥嶺的巧遇(1 / 2)

就在賽義德與秦晉共進晚餐之時,杜乾運已經帶著少數隨從乘快馬進入了蔥嶺穀地,他此去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與安西節度使鄭顯禮會麵。

神武軍在進入安西之前,所有人都認為鄭顯禮已經戰死,包括勇悍的烏護懷忠在內,都死無葬身之地。

然則,自打張掖之戰勝利結束以來,好消息一個接著一個,杜乾運這次急急趕往昏陀多城,就是要向鄭顯禮傳達秦晉的命令。

安西節度使依舊由鄭顯禮充任,不過任務卻由守衛安西變成了向西擴張,數千裏河中之地是秦晉垂涎已久的地方,神武軍在安西稍作休整就會兵分兩路翻越蔥嶺。

杜乾運此去昏陀多城也算是為秦晉打個前站,同時與當地的商人和權貴接頭,並傳達朝廷對它們信任和重用之意。

而且,據鄭顯禮送回的情報顯示,城中的大商紮馬斯居然就是已故波斯王伊嗣俟的後裔。

這下有意思了,杜乾運作為跟隨秦晉最久的心腹之一,他十分了解秦晉的戰略謀劃。在尋常的朝臣眼裏,此次西征一方麵是克複安西,並鞏固唐朝在西域的影響力,僅此而已。

但是,以杜乾運與秦晉數十次的密談所得出來的結論,此次西征最終的目標恐怕是大食人。

如果西征的發起者和統帥者不是秦晉,杜乾運真要以為有這種想法的人瘋了,大食人的國度距離安西也有數千裏之遙,一路上山水重重,在遠離關中補給的情況下,很難想象,遠征的唐兵還能剩下多少戰鬥力。

不過,這就是秦晉,隻要秦晉製定的作戰計劃,在杜乾運的印象裏,還從沒有過失敗呢!

“總執事,前麵十裏有身份不明的騎兵,咱們避一避還是,繞路?”

杜乾運勒馬減速,以馬鞭的鞭梢蹭了蹭右側太陽穴上方的頭皮。

“前麵就是蔥嶺穀地,繞路是繞不過去的,派人過去,與之接觸接觸,看看他們屬於哪一方的人馬!”

探馬是本地的邊軍,對周邊的風土人情極是了解,有些擔憂的說道:

“看樣子不像波斯人,也不是吐火羅人,更不是大食人,看裝束也麵貌,倒像,像是南麵高原上流竄的羌人!”

“羌人?”

杜乾運心中一凜,羌人雖然在吐蕃與唐朝互相攻伐的夾縫中生存,然則卻從未真心臣服過任何一方。他們叛降不定,哪一方勢力坐大就投向哪一方,撈足了好處在伺機而動,總之是一股令人頭疼極了的部落力量。

就算是羌人,杜乾運也沒有第二條路,如果不走前麵的穀地,繞路的話,起碼要晚十天抵達昏陀多。而十天的時間對於一日數變的形勢已經太多了。

杜乾運不敢冒險,神武軍主力也等不起。他還是有了決斷,立即與那些不明身份的人接觸,以弄清楚他們的身份立場和目的。

等了大約一個時辰,杜乾運竟見到了他絕沒想到的一個人。

“秦,秦將軍?你,你怎麼到了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