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義德,你知道嗎,我從來沒想過堂叔會這麼輕易就敗給了唐人,現在的堂叔懦弱得讓人難以置信!”
馬赫迪絮絮叨叨的表達著對阿巴斯的不滿,當他率領精銳騎兵抵達此地時,便得知了木鹿城已經陷落的消息,那時便停止前進,並整軍準備大戰。
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唐朝的前鋒在大食軍停止前進的第二天就出現了。但有一點還是令人驚訝,那就是唐兵主力竟在隨後的第三天就抵達了,速度之快甚至趕上了大食最精銳的軍隊。
不過,這也足以證明,一向強悍的堂叔敗在這樣一支軍隊手中,是還算合理的。
一路上,馬赫迪很看重賽義德的意見,甚至已經發展到了事事都要與之商議的地步。
因為在大食軍中,賽義德是唯一一個與唐人有過幾十年密切交道的人,對他們的了解,甚至勝過了對大食的了解。
又因為賽義德是個虔誠的穆斯林,馬赫迪可以完全的對其予以信任,因為真正的穆斯林是不會背叛安拉的。
“波斯人的那些土鼠被徹底消滅以後,我軍後方已經徹底安定,可以全心全力的應對唐人軍隊,尤其是最精銳的神武軍,殿下一定要小心謹慎,萬萬不能將他們與波斯人想比啊!”
現在,賽義德每每都會勸說馬赫迪不要情敵大意,已經讓馬赫迪有些反感了,難道精銳的大食軍隊在那些勞師遠征的唐人軍隊麵前,就那麼孱弱嗎?
不過,反感歸反感,馬赫迪還是認真的詢問著唐人軍隊用兵時的風格和特點,對此,賽義德不厭其煩的強調火器。
他在馬赫迪手下提供關於唐朝的信息時,完全是真真假假,並不對火器遮遮掩掩。這也是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因為一旦大食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吃了火器的虧,這筆帳恐怕會算到自己的頭上。
然則在大戰之前,不止一次的提醒馬赫迪,以馬赫迪的性子也一定會因此而產生反感的情緒,到時就算吃了虧,也不能把帳算在自己的頭上。
實際上,賽義德的心情是很矛盾的,但又要在矛盾中保持著清醒的自我。
到了今時今日,一切的發展已經與其初衷發生了天差地別的變化,一開始,他僅僅想要壟斷安西的商道而已,及至有機會打入大食權貴內部,可以報家族遭難之仇,到現在竟發展成了有機會攫取更多權力和地位的程度。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每每午夜夢回,賽義德已經不知多少次陷入迷惘之中了。
“打敗唐人還要用以逸待勞的戰術,我已經下令呼羅珊周邊的所有部落派遣精壯戰士到此,小小的戈爾幹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彙集十萬勇士,連哈裏發在西方進攻君士坦丁堡時,也很少有過規模如眼下這麼龐大呢!”
剛剛已經有了最新的統計,到現在為止,共有超過五萬各部族的步騎軍隊抵達戈爾幹。
賽義德建議馬赫迪進行一次公開的閱兵。
“閱兵?”
“這是唐朝軍隊,尤其是神武軍經常進行的一種激勵軍心士氣的活動,統帥或者主將親自在眾軍麵前發表講話,士氣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