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辨華夷之禮(1 / 2)

離開了阿巴斯的軍帳,秦晉吩咐侍從將幾個大食降將召喚至身邊。

此時秦晉的身周有不少人都曾為阿巴斯效力過,比如降將中比較受到重用的阿布和哈西姆。他們雖然都是波斯人,但早就投效了掌權上百年的大食人,家族中的子弟也早都成為大食人忠實的鷹犬,而且往往在關鍵時刻做出的選擇也都符合家族利益。

比如從倭瑪亞王朝倒戈投效了阿拔斯王朝。正是因為這些波斯人貴族在呼羅珊一帶有著不小的影響力,阿巴斯才將其全部接納。

同時,這些波斯人為阿巴斯統治呼羅珊,同樣也鞍前馬後的效力。

然則一切都改變的太快,不過短短的十年功夫,阿拔斯王朝竟然在呼羅珊輸的一塌糊塗。

哈西姆和阿布在張掖成為俘虜的一刻,從來沒想過自己在有生之年還能夠回到呼羅珊,而且是以征服者的姿態重新回到故鄉。

在他們被俘投敵之初,家族曾將其視作恥辱,甚至受到了不小的牽連。隻是因為阿巴斯將主要報複的目標指向了優素福,他們的家族才幸免於被徹底清算。

神武軍在攻陷木鹿城之時,哈西姆和阿布的家族竟然有不少人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轉變,成為唐朝在呼羅珊最積極的旗手。

這就是現實而又殘酷的一麵,無論中外都是一般,往往地方家族的整體不會對任何中央政權報有絕對的忠誠,當然不會排除個人個體的例外,但總體而言他們做出各種選擇最原始的驅動力,則隻會是利益二字。

秦晉是個善於借勢和借力的人,他不會因為這些地方豪族潛在的不安定因素而拒絕他們的示好與投誠,相反,隻要善加利用還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時此刻,哈西姆和阿布成為了各自家族的領頭者,從這一方麵,秦晉對它們自然更加重視。

“丞相為什麼要讓我們去見阿巴斯那頭蠢驢呢?”

麵對秦晉這種匪夷所思的要求,他們都下意識的與這位昔日的沙漠雄獅劃清界限。

秦晉笑著擺手。

“你們不必這麼急著拒絕,阿巴斯在呼羅珊畢竟統治了有十年時間,他在這一帶的大食人中,也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如果能夠說服他,讓他為天子效力,這豈不美哉?”

秦晉曾幾次勸說阿巴斯投效,而且這種投效大多是名義上的,並不需要他做太多實質性的東西。

但是,阿巴斯又豈是肯輕易屈服的?

威逼利誘了幾次之後,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正是今日與其見麵後,秦晉心中又重新燃起了這個念頭,如果能以阿巴斯的名義號召尚留在呼羅珊的舊部投效神武軍,就算他的那些舊部不肯背叛阿拔斯王朝,可對大食人軍心士氣的打擊卻是可觀存在的,而且還是不容忽視的那種。

哈西姆和阿布都是聰明人,立刻就從秦晉的隻言片語中領會了他的意圖,欣然答應,並立即前往阿巴斯的軍帳。

秦晉將阿巴斯隨軍攜帶,出於的是安全考慮,因為木鹿城有大量的大食人和波斯人,如果他們試圖奪回阿巴斯,掀起抵抗唐朝的軍事行動,無論成功與否對神武軍都是極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