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夜間有警來(1 / 2)

郭幼明走了以後,周文遇表麵上冷靜,可實際上卻是緊張到不行,在這種複雜的情形下,危險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

為了完成丞相交代的任務,他也算是拚了,好在郭幼明還不完全是個愣頭青,知道些輕重,在關鍵時刻沒有找麻煩,還十分配合,也就比較容易控製那些俘虜了。

俘虜們經曆了戰敗以後,大部分都失去了鬥誌,加以控製並不難,但最難的還是如何應對外部的危險。

比如此地橫行的那些馬賊,看起來都給神武軍幾分麵子,但隻要不大張旗鼓的,哪個不想對這上千人形肥羊咬上一口?

在河中與吐火羅之間貧瘠的地帶,販賣奴隸永遠是來錢最快的生意。

而且,沿途搶掠過路的人當做奴隸又是不用本錢的買賣,像這種一次性遇到上千手無寸鐵的人,機會可是絕對不多的。

若想在亂世之時能夠活命,那就必須得將一切可能出現的問題都算計到了。

除此之外,周文遇更加頭疼之初則在於郭幼明去尋找的糧食。

如果證實秘密儲存糧食的地窖並不存在糧食,那麼軍心也就必然無法維係,在這種幾乎寸草不生的戈壁想要弄點吃的比登天也容易不了多少。

一旦出現此種情況,他能做的也隻剩下盡人事聽天命了。

此前周文遇在郭幼明麵前還算信心十足,表示車到山前必有路,其實那也是暫時安定人心的一種手段。但不管如何的自信,能夠起到的作用都是暫時的,唯有糧食才是真真正正能穩住人心的東西。

如果沒有糧食,就隻能做最壞的打算,放棄那上千的俘虜,隻護著郭幼明去尋找叛軍主力了。

到了後半夜,簡陋的營地外靜的連點聲音都沒有,這種安靜雖然意味著沒有外來的襲擊者,可更潛在的則是昭示著這裏寸草不生,連一點活物都沒有。

在這種死一般的地方能夠活下去,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天為被地為席,既沒有擋風的帳篷,也沒有照亮的燭火燈光。一切都隻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進行,有些人因為患有夜盲症幹脆就失去了行動能力。

忐忑與焦慮折磨著周文遇,他在等著郭幼明帶回來好消息,可同時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忽然,一種不通尋常的震動讓他從這種焦灼中清醒了過來,側耳仔細傾聽,遠處黑暗中似乎傳來了若隱若現的腳步聲。

而且這種腳步聲並非是一個人,而是成千上萬人同時前進所產生的聲音。

這意味著,危險可能到來了。

能夠聽到行軍的腳步聲,證明對方已經距離他們非常之近,而負責巡邏的小隊並沒有示警。

周文遇暗歎一聲,看來自己還是高估了這些叛軍,他們並非因為戰敗以後變得遲鈍和膽怯,而是原本就不行。

僅憑如此成色的軍隊就敢在西域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神武軍做對,這本身就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敵襲敵襲,趕緊吹角示警!”

作為一支烏合之眾,沒有戰鼓也沒有金鐵之物用來示警,唯一可以隨身攜帶的吹角自然而然就被約定為遇襲示警的最佳物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