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丞相之策略(1 / 2)

想法不同,理念不同,也不能說馬赫迪的做法就錯的離譜,秦晉同樣不敢為自己所製定的政策打包票。神武軍所代表的畢竟不是野蠻人,況且曆史早就證明了殺戮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後世稱雄亞洲大陸的蒙古人如何?幾乎征服了整個亞洲大陸,以征服者的姿態出現在大陸的每一個角落,然則,不過三五十年許多蒙古人便都成了當地人的奴隸。

武力雖然可以加速征服的步伐,卻不是萬能的,黑衣大食迷信武力,國運也僅僅百多年。用不了多久,哈裏發就會被奴隸們殺掉。新立的哈裏發成為地方貴族們的傀儡,再也不能呼風喚雨,征服的土地也都成了軍閥們作威作福的樂土。

這些話,秦晉當然不可能對馬赫迪說,就算說了,馬赫迪也隻會當做笑話一笑置之。

再者,秦晉與馬赫迪之間的對話並非是為了說服對方,他隻想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黑衣大食統治階層的固有想法。

事實證明,不論大食人也好,波斯人也罷,最自身征服者的認知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偏差,都一廂情願的以為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所有問題。

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連中央王朝都沒有永久錯在的,那些被征服的位於帝國邊緣的土地,在沒有融入帝國主流文化之前,被新的征服者征服,抑或是建立新的國家,都是十分常見的事情。

而且,武力有強便會有弱,即便帝國的核心土地,在武力孱弱的時候,同樣會被外敵強占。比如後世的燕雲十六州,丟失了數百年才又重新回到中央王朝手中。

“丞相,按照計劃,該過河了。”

天黑之前,他們要趕到在烏滸河北岸紮好的營地。

秦晉抬頭看了看太陽所在位置,知道不能再多做耽擱,便在隨從的簇擁下,與馬赫迪一同上了浮橋。

浮橋很穩,神武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能力很強大,就連馬赫迪都暗暗佩服,自問以大食禁衛軍之能,也做不到這一點。

從希爾凡繞了一大圈至此,馬赫迪以隨軍俘虜的身份見證了神武軍的一係列軍事舉措,心中比較之下得出的結論也失之十分沮喪。

就算哈裏發曼蘇爾親自指揮希爾凡的大戰,恐怕也未必會獲勝。

希爾凡戰敗之初,他還天真的以為曼蘇爾一定會集結大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神武軍進行報複。

可誰能想到,神武軍竟然在短短數月的功夫內,扶植了曼蘇爾同父同母的兄弟,卡紮爾另立朝廷與之分庭抗禮。

這個看起來人畜無害的親王,在極短的時間內露出了本來麵目,隨著造反者的野心浮出水麵,帝國也迅速的陷入了分裂。

泰西封朝廷內部的反對勢力蠢蠢欲動,遷都巴格達的行動又陷入了僵局,種種不利情況疊加在一起,竟使得哈裏發被束縛住了手腳,不能迅速走出困境。

馬赫迪在這段作為俘虜的日子裏,曾無數次假想過,如果自己在哈裏發的位置,如何應對才能打破僵局呢?無數次的假設,居然都沒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