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榮心是一種遞增的發展事物,好像一隻被吹起來的氣球一樣,總是希望越吹越大。生命的虛榮心是無限的,俗話說做了皇帝還想成仙。滿足了一個願望,隨之又產生了兩三個願望。由此可見,虛榮心具有一種強烈的渴求的力量。求而得之,則滿足快樂;求而不得,欲苦惱愁悶,便尋求新的獲得途徑。
虛榮心不同於功名心。功名心是一種競爭意識與行為,是通過紮實的工作與勞動取得功名的心向,是現代社會提倡的健康的意識與行為。而虛榮心則是通過炫耀、顯示、賣弄等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榮譽與地位。虛榮心很強的人往往是華而不實的浮躁之人。這種人在物質上講排場、搞攀比;在社交上好出風頭;在人格上很自負、嫉妒心重;在學習上不刻苦。
虛榮心最大的後遺症之一是促使一個人失去免於恐懼、免於匱乏的自由;因為害怕羞辱,所以不定時地活在恐懼中,經常沒有皈依感,不滿足;而虛榮心強的人,與其說是為了脫穎而出,鶴立雞群,不如說是自以為出類拔萃,所以不惜玩弄欺騙、詭詐的手段,使虛榮心得到最大的滿足。從近處看,虛榮仿佛是一種聰明;從長遠看,虛榮實際是一種愚蠢。虛榮者常有小狡黠,卻缺乏大智慧。虛榮的人不一定少機敏,卻一定缺遠見。虛榮的女人是金錢的俘虜,虛榮的男人是權力的俘虜。太強的虛榮心,使男人變得虛偽,使女人變得墮落。
虛榮的心理與戲劇化人格傾向有關。愛虛榮的人多半為外向型、衝動型、反複善變、做作,具有濃厚、強烈的情感反應,裝腔作勢、缺乏真實的情感,為人處世易突出自我、浮躁不安。虛榮心的背後掩蓋著的是自卑與心虛等深層心理缺陷。具有虛榮心理的人,多存在自卑與心虛等深層心理缺陷,虛榮起了一種補償作用,竭力追慕浮華以掩飾心理上的缺陷。
幾十年前,林語堂先生在《吾國吾民》中寫道,統治中國人的三女神是“麵子、命運和恩典”。“講麵子”是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民族心理,麵子觀念的驅動,反映了中國人尊重與自尊的情感和需要,丟麵子就意味著否定自己的才能,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於是有些人為了不丟麵子,通過“打腫臉充胖子”的方式來顯示自我。林語堂先生的“打腫臉充胖子”的論調和叔本華的哲學大有相似之處,叔本華說:“虛榮的人被智者所輕視,愚者所傾服,阿諛者所崇拜,而為自己的虛榮所奴役。”他還說:“虛榮心使人多嘴多舌;自尊心使人沉默。”
由此可見,無數名人已經為我們敲響了警鍾,讓我們知道了虛榮心要不得,“打腫臉充胖子”更是要不得。
所有還在被虛偽包圍的人請盡快清醒吧,以正確的方式尋找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別把自己美好的年華葬送在虛假和毫無實際意義的炫耀上,這樣才能早日擺脫從前的陰霾,走向成功。
衣衫可以破爛,靈魂不可卑微
人的生命短暫而脆弱,宇宙間任何東西都能置人於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間任何東西高貴、自信得多,因為人有一個能思想的靈魂。我們當然不能也不該否認物質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貴卻在於他的靈魂生活。作為肉身的人,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唯有作為靈魂的人,由於內心世界的巨大差異,才分出了高貴和平庸,乃至高貴和卑微。
貝多芬,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世界上無數的人被他的音樂所感動、所震撼,不僅僅是他的音樂,還有他的苦難、他的歡樂、他的勇氣、他的高貴的靈魂!貝多芬總是高高昂起他那獅子般的大頭顱,從不獻媚於任何人,顯得比貴族還要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