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對自己進行負麵的審判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生活中某一領域的失敗者。他們步入社會後經常提及這樣一些問題,如“你為什麼要不斷地調整心態呢”,“你為什麼沒有取得你打算取得的成功呢”,“你認為你自己最大的長處是什麼”。他們所講的故事、所給出的理由當然都是些關於自己失敗的原因和悲劇性的故事,如“我從來就未曾真正有過一個奔向好前程的機會,你知道,我的父親是個酒鬼”,“我是在貧民窟中長大的,你絕對體驗不到那種生活”,“我隻受過小學教育”,“我機遇不好”,等等。
實質上,這些人都在表明:世界給了他們不公平的待遇,他們是在責備他們的生活環境。其實,他們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完全是因為他們都有一種不良的心態——消極的心態。正是這種心態,阻礙了他們前進的步伐。
心態是人生態度的具體化,是人生態度的現實反映。你也許聽過這樣的諺語:“成功吸引更多成功,而失敗帶來更多失敗。”為成功而努力會使你更有能力邁向成功;如果你坐等失敗,就會遭受更多的失敗。如果你以積極心態發揮你的才能,並且相信成功是你的權利的話,你的信心就會使你實現所有你所製定的明確目標。如果你有了消極心態,並且滿腦子想的都是恐懼和挫折的話,那麼你所得到的也隻是恐懼和失敗而已。這就是心態的力量,那麼為什麼不選擇積極心態呢?
而且在生活中,我們還要學會給自己頒獎。當你在工作中做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績後,不妨為自己慶賀一番,這樣做,會使自己更加自信。
許多從事推銷的業務員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早上起來,心情不佳,自忖無法應付即將麵對的難纏客戶時,便會將較易交談的客戶作為首先拜訪的對象,待做成幾筆交易,自信心培養充分以後,再去拜訪其他較難纏的客戶。這種方式不但可使心情由抑鬱變得開朗,還可以確保一天的業績。
實際上,他們所需要的,正是一種能充實自信心的成就感。成功者善於培育自信心,關鍵在於他們懂得如何“給自己頒獎”。
一個不信任自己的人,一個悲觀處世的人,不可能成為成功者。成功者同他們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成功者在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後,總是以強烈的進取精神千方百計地去創造條件,去實現目標,從而大大增加了自己成功的機會。即使遇到挫折,他們也會積極進行分析,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進行新一輪的努力。而當事情有了進展,他們往往能充分肯定自己的已有成就,並以此來增強自己前進的勇氣。
人都喜歡鼓勵和讚揚。許多人做出了成績,往往期待著別人來讚許。其實光靠別人的讚許還是不夠的,何況別人的讚許會受到各種外在條件的製約,難以符合你的實際情況或滿足你真正的需要。要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功信念,不妨花些時間,恰當地給自己一些獎勵。
有一位美國作家,他是靠著為報社寫稿維持生活的。他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每周必須完成兩萬字。達到了這一目標,就去附近的中國餐館飽餐一頓作為獎賞;超過了這一目標,他會安排自己去海濱度周末。於是,在唐人街和海濱的沙灘上,常常可以見到他自得其樂的身影。
英國暢銷書作家勞倫斯·彼德曾經這樣評價一些著名歌手:為什麼許多名噪一時的歌手最後以悲劇結束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在舞台上他們永遠需要觀眾的掌聲來肯定自己。但是由於他們從來不曾聽到過來自自己的掌聲,所以一旦下台,進入自己的臥室時,便會倍感淒涼,覺得聽眾把自己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