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聽了叔豪的話,也不禁為之欽佩。他忙命人扶起叔豪,眼眶濕潤的說道:“孫將軍的忠孝仁義朕知道、滿朝文武知道、天下百姓都會知道!將軍放心,朕一定會善待你的家人。”
叔豪再次拜倒說道:“微臣叩謝陛下隆恩眷顧。”這話說來頗為心酸淒涼,一門忠烈的結局竟然是這個樣子。
皇帝點了點頭,喚道:“來人,將孫將軍帶去天牢等候發落。”侍衛立刻就圍了過來,叔豪見了心裏明白,皇帝要他的命是要定了的,就算他今天不答應,四周的禦林軍也會一擁而上將自己製服,叔豪抬起頭來苦澀的對著皇帝一笑,這笑容中帶著多少的無奈和淒涼。皇帝囑咐道:“你們萬不可怠慢孫將軍,知道了嗎?”
“遵旨!”禦林軍押著孫叔豪下去了。
皇帝看著他們走後,也落下了幾行熱淚。一旁的內侍太監勸道:“陛下,保重龍體啊。”
英宗歎了口氣說道:“如此忠臣卻不得善終,是朕的無能啊!朕愧對孫家,愧對天下萬民!如今朕隻希望太子將來能成為英主明君,為我大宋雪恥!”
聖旨很快就送到了孫家,孫家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後無不震驚,林鳳荷和眠玉當場就暈厥過去。孫季傑要進宮找皇帝理論,卻被孫廷敬喝住。
“爹!三哥為朝廷舍身殺敵,為何落得如此下場?孩兒不服氣!要與皇上理論!”季傑激動的說道。
公主趙雪香忙拉住丈夫說道:“季傑,你不要衝動啊!”
季傑掙開公主的手,怒火中燒的吼道:“放開我,為了你們趙家天下我父親弄得百病纏身,我大哥戰死疆場留下大嫂孤兒寡母。如今還要我三哥去給韃子償命!這是什麼道理?什麼忠孝仁義?都是屁話!這就是拿我們孫家的人去換你們趙家的江山......”
“啪——”的一聲,孫廷敬揚起手來重重的打了季傑一巴掌,罵道:“畜牲!大逆不道!”
季傑的嘴角滲出了血跡,他捂著半邊臉哭道:“爹!他們是要三哥的命啊!”
“不許你再說!”孫廷敬喝止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你明不明白!你三哥用自己的性命換取兩國停戰,這是大義!是我們孫家的光榮!”孫廷敬含著淚水訓斥著季傑。
季傑搖著頭道:“我不明白!我不明白!”說著便朝外跑去,任由誰都叫不住。
孫廷敬腳下已經軟弱無力,幸好楚劍熙在一旁伸手扶住。孫廷敬顫抖著聲音對楚劍熙說道:“劍熙,扶我去祠堂。”楚劍熙將孫廷敬扶去了祠堂。“我想一個人呆著,你幫我照看一下外麵。”孫廷敬到了祠堂後便轉頭囑咐楚劍熙。楚劍熙點頭去了。
孫廷敬拄著拐杖,抬起頭來看著神龕上的孫氏祖先靈位。孫家曆代都是軍人,隻是從來沒有建過什麼豐功偉績,直到孫廷敬這一代才揚名立萬。孫家的祖訓沒有變過,祠堂上方懸著的匾額“忠孝仁義”就是孫廷敬親自所書,就連四個兒子的表字都充斥著濃鬱的精忠報國思想。但麵臨著長子的英年早逝,三子即將要押赴遼國問斬,孫廷敬剛毅的心也不由得傷懷起來。看著這裏的一切,孫廷敬想起了過去。還記得當初叔豪在此罰跪,深夜三兄弟偷偷的拿著飯菜來給他吃,這一切都曆曆在目。然而現在,孫家就隻剩下了季傑一個。
孫廷敬從來沒有質疑過“忠孝仁義”這四個字,就算到了現在他也沒有動搖過。他隻是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幾個孩子,孩子們從小耳濡目染和自己建立了一個信念,然而就是這個看起來偉大剛毅的信念,將他的兩個兒子推向了一條不歸之路。想起兩個還在繈褓中的孫子,孫廷敬不禁自問,將來,這條路還要繼續走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