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聽別人的,你就大錯特錯了(1 / 2)

有句俗語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一般都是有著豐富閱曆的人,所謂“走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就是用來形容他們的經驗的。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的時候,總是習慣於請教長輩或者聽取別人的意見。

集思廣益,這當然是保證事情能夠萬無一失的有效方法。但是,很多的時候,別人的話(包括自己的父母、親人和朋友)不一定是正確的,他們的話無意中會成為你的陷阱,也許無意中讓你喪失了很多重大的機會。

到底是誰錯了

奧爾科特用她的筆賺了二十萬美元,但是,當她第一次感到自己具有這種才能的時候,她的父親遞來一張紙條,那是《亞特蘭大》的編輯菲爾德先生寫給他的:“叫奧爾科特繼續教書吧!她在寫作這一行永遠不會成功。”

奧特科特對他父親說:“告訴他,我一定會成為一名成功的作家。有一天我會為《亞特蘭大》寫稿的。”

不久,她為《亞特蘭大》寫了一首詩,連朗費羅都以為是愛默生的作品。

她在日記中寫道:“二十年前,我決心用自己的力量還清家裏欠的債。四十歲那年,我做到了。債務全部還清了,包括那些按照法律無需歸還的部分。我們還有足夠的錢過舒適的生活,盡管這稍稍有損我的健康。”

這樣的事情是不是也常常發生在你的身上?當你想去做某事的時候,你身邊的朋友對你說“那是不可能的”,這些對你說否定的人還包括你的父母。這個時候你是屈服於他們,放棄自己的想法,還是堅持?

一般的人無疑是會放棄。可是,那些有偉大作為的人卻是堅持自己的人。

愛迪生發明電燈,曆經無數的失敗,別人對他說過無數次的不可能,但是他堅持下去,最終成功了。

愛因斯坦,被老師看作是大腦遲鈍,無法在學校接受正常教育的人,結果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向世界證明了自己是最偉大的科學家。

達爾文整天沉湎於那些花花草草、昆蟲、動物,被老師和父母看作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結果,他成了了不起的生物學家。比爾·蓋茨不認真聽課,逃課,被老師看作是沒有什麼前途的學生,他竟然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到底是誰錯了!

我們之所以無法成功,很多的時候,是因為太過於迷信於別人的話,困在了別人為我們設下的陷阱裏麵。

是誰偷走你的夢想

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他用手指捏著一個蘋果,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後,他回到講台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道:“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味兒?”

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說:“我聞到了,是香味兒!”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台,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們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學生中,讓每一位學生都嗅一嗅蘋果,這一次,除一位同學外,其他同學都舉起了手。

那位沒有舉手的同學左右看了看,慌忙也舉起了手。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麼味兒也沒有。”

當你決定放棄自己的堅持,而去選擇與他人相同目標或是結果時,真理便離你而遠去。就如蘇格拉底手中的蘋果,那是一種虛幻的氣味,卻使得人們紛紛忘了真實,結果也隻能是受到愚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