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表情充滿親和力(1 / 2)

某公司要招聘一位市場部經理,一位名校碩士的簡曆深深吸引了老總。這位碩士有相關理論著述,而且在兩家單位任過職,有一定經驗。於是老總通知他3天後來公司麵試,麵試結果呢?竟然沒能通過。老總後來說,那次麵試是他親自主持的。他發現那位先生有個特點,就是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鎖著雙眉,不會微笑,顯示出很沉悶的樣子。他說,這種表情的人是典型的不擅做溝通工作的。而作為市場部的負責人,溝通本來就是重要的工作內容……

可見,一個人的表情在人際交往特別是初次交往中很重要,千萬不可以小看。

心理學家指出:“捕捉人心的要素很多,但是,其中效果最好,而且能使他人的目光不忍稍移的,莫過於表情。”

普通人多少都會對自己容貌上不完美的地方加以掩飾,拚命地來彌補。特別是那些天生容貌稱不得出色的人,總希望盡可能看起來漂亮些,於是,便努力做出高雅的舉止,臉上常掛著溫柔的微笑。

你瞼上的表情究竟該如何做呢?或許你想表現出自己是個男子漢,思慮深遠,富有決斷的表情,但是這實在是大錯特錯!充其量,你這張臉就像每天隻是發號施令,看起來極端嚴肅的班長罷了。

當出現在公共場合時,表情與動作便是最佳的語言。

而人類的表情雖然變化多端,但是誰也無法抵擋迷人的微笑和動人的眼神,它們是會令你的表情充滿親和力的最佳法寶。

1.眼神的作用

雪平是某外企公司人事部經理,被邀請參加一個世界著名公司的人際關係培訓班結業典禮。雪平打算在了解公司講師的素質後再決定自己是否參加培訓。

他坐在前排右邊,看著那些結業的人用被強化訓練出來的積極熱情的語言,振奮地表達自己的體會。那位主講老師的臉上始終掛著一個定格的笑容,但是雪平總感到有什麼使他困惑,他無法捉摸那笑容的背後,到底是真誠還是客套,他無法相信那張臉的誠意,更無法被那個標準的肌肉造型的笑容感染。典禮結束時,雪平走向那位講師作自我介紹,在他們握手的一刹那間,雪平與他的眼睛直視,雪平這才明白:原來困擾我的是他那雙眼睛。

雪平形容那雙眼睛:“看起來陰冷、高深莫測、虛實不定。那雙眼睛對我並沒有興趣,它隻是漠然地在我身上掃了一遍。這雙眼睛與他的笑臉是那麼的不和諧,這雙眼睛裏沒有一絲笑意和溫暖。我的困惑終於解除了,原來他的笑是強化培訓出來的職業笑容。他的心中並沒有笑容,這些全都通過眼睛表現出來。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一個隻有臉上微笑,心靈沒有微笑的人能是一個優秀的人際關係講師嗎?他不可能告訴我他自己都不懂得的事情。”雪平最終沒有參加這個公司的培訓班。

在人類的活動中,用眼睛來表達的方式和內容如此豐富、含蓄、微妙、廣泛,眼神的力量遠遠超出我們用語言可以表達的內容。美國身體語言專家福斯特在他的書《身體語言》中寫道:“盡管我們身體的所有部分都在傳遞信息,但眼睛是最重要的,它在傳送最微妙的信息。”每天人們都是用目光默默無聲地互通信息,目光在麵對麵的溝通交流中起著重大的作用,它決定著你能否有效地與對方交流。一個不能運用目光溝通的人不會是個高效的交流者。

為此,我們需要學會用眼睛說話,豐富我們的表情。

在生活中,麵對在不同場合、不同情況下的目光也有所不同。

不管是熟人還是初次見麵,在向對方問候、致意、道別等的時候都應麵帶微笑,用柔和的目光去注視對方,以示尊敬和禮貌。和對方交談時,注視對方時間的長短,是十分重要的。雙方交談中聽的一方通常應該多注視說的一方。應經常保持雙方目光的接觸,長時間回避對方目光或是左顧右盼,是“心裏有鬼”或是不感興趣的表現。但如果一直用直勾勾的目光盯著對方,是非常失禮的,甚至會讓人認為你有什麼其他企圖。要隨著話題內容的變換,采用及時恰當的目光反應,使整個交談融洽、和諧而且生動有趣。交談中當雙方都沉默不語時,應該把目光移開,以免因為一時沒話題而感到尷尬或不安;當別人說錯話或拘謹時,不要正視對方,免得對方誤認為是對他的諷刺和嘲笑。

運用目光的時候,要做到把目光柔和地照在別人的臉上,而不是單單注視對方的眼睛,給人一種死盯著不放,而且在瞪他或是不友善的感覺。也不要反複打量對方,不可以長久注視陌生的異性,不要隨便使用鄙視、輕蔑、憤怒、仇視的目光。每種眼神傳遞的多是約定俗成的含義,不能隨心所欲地胡亂使用。比如在談判中,為了準確地把握談判契機,掌握主動權,我們可以利用雙目生輝、炯炯有神的目光,因為它是充滿信心的反應,這種目光,就容易取得對方的信任與合作。假如雙眉緊鎖、目光呆滯無神或不敢正視對方,往往會被認為無能或者另有隱情,很容易導致不利結果。

假如你是一名推銷員,就應該用安詳的目光和客戶對視,因為這樣的目光是吸引顧客注意力的一個好辦法。當你介紹產品時,額頭舒展,眼神放光,能讓客戶從你流露出的明快而親切的目光中產生對產品的信任感。這樣有利於順利開展工作,也有助於融洽氣氛、交流思想、增進感情並且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