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人民的力量最強大
華夏的電子商務發展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九十年代開始,華夏就開展了EDI的電子商務應用,自1990年開始,國家計委、科委將EDI列入“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外經貿部、中外運、華夏化工進出口總公司等都在EDI的應用中推出了各自的“電子信息係統”。國務院還特別成立了“電子信息係統推廣應用辦公室”牽頭會同各部委開展促進EDI應用。這種EDI係統當時還停留在國家政府機關及相關企業、銀行的電子化管理及少量商務信息網絡交換的應用層麵。
九十年代後期,由政府領導組織開展了“三金工程”,為電子商務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由國務院副總理掛帥組織的金關、金卡、金稅等“三金工程”,使電子商務概念開始在華夏傳播。1995年,華夏互聯網開始商業化,互聯網公司開始興起。這個階段還是停留在信息化建設的初級階段,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將整個信息化係統推廣到了各個省區市和民間商務活動中了。作為標誌時間的是1997年,廣告主開始使用網絡廣告以及華夏商品訂貨係統CGOS開始運行。
從1998年開始算是正式進入了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當年3月,華夏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7月,華夏商品網絡交易市場正式宣告成立,被稱為“永不閉幕的廣交會”。華夏商品現貨交易市場,是全國第一家現貨電子交易市場,1999年現貨電子市場電子交易額當年達到2000億人民幣。這一時期主要還是在大宗商品的批發網絡交易階段。
當1999年3月8848等B2C網站正式開通,網上購物進入實際應用階段。那是的人們可以從這些B2C的網站上從商家開始訂購貨物。由於B2C的模式其實是將實體店經營搬到了網上,交易安全還是有保證的。不過這個階段的交易量還並不是很明顯,人們對於新生事物還有一個接受的過程。
2002年左右,當我國電子商務進入了務實發展階段。E趣、淘客、PAPA、千度GO。這些C2C類型的電子商務平台逐漸開始出現。華夏民間的小微網商群體開始爆發出了強勁的生命力。
就拿最大的C2C網購平台“淘客網”來說,馬昀創建的這個平台通過結合社區、江湖、幫派來增加網購人群的粘性,采用網絡團購模式,讓網購人群樂而不返。
淘客網的業務跨越C2C(消費者對消者)、B2C(商家對消費者)兩大部分,再加上一站式偶無搜索引擎“一站淘”。在為淘客會員打造更安全高效的網絡交易平台的同時,也為更多網民提供就業機會。
甚至當國務院總理都多次提及淘客、電商、網購是鼓勵“大眾創業”很好的模式時,馬昀就成功地登上了“華夏電商之王”的神位了。
周曉龍真是沒想到,何鴻燦竟然能夠想到這麼一個絕佳的點子,而且這個創意的出現並沒有周曉龍這個重生者的任何一點影響。這隻能說是何鴻燦本身就承襲了家族的商業基因,再加上周曉龍在BBQ社區中搞出來的跳蚤市場的一些影響,才讓這個含金量9999的“超級金點子”在他的腦袋裏迸發了出來。